第七百一十章狄仁傑見事明白
進了慶州城,王平安直接進刺史府,叫僕人去縣衙去找狄仁傑,可僕人卻回答,說狄仁傑沒有離開,現在正在後院,陪著老爺和夫人說話呢!
王平安立即去了後院,大年初一,雖然王家在慶州沒什麼親戚,可卻並不冷清,官員們的家眷輪流給王有財和楊氏拜年,一波走完,又來一波,王家老兩口比王平安還要忙,忙著收禮!
王平安一進屋子,裡面足足好幾十人,都是官員們的家眷,也不知是第幾波了,呼啦啦全都站了起來,七嘴八舌地叫道:“王公,過年好……”
屋子裡幾乎都沒有落腳的地方了,全是穿著華麗衣服的女子,有老有少,老的七八十,小的不過才三四歲,拖家帶口的,都在看著王平安,給王平安行萬福。
王平安頓時就樂了,好傢伙,這都幾世同堂了,慶州官場的深宅婦人,都跑我家來了!他笑著揮手,道:“免了,免了。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這麼客氣,少些禮數,多些親熱。”
王有財危襟正坐,臉上全是汗,他可不喜歡這種熱鬧場面,尤其是對這些婦人,更是感到沒話說,可伸手不打送禮人,人家大過年的給自己來拜年,大包小包的送東西,總不能只說幾句話,就趕人家走吧,正在尷尬間,見兒子回來了。
王有財就勢站起身來,道:“平安,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吳王沒留你用飯?”
楊氏卻正好和王有財相反,她對於這種熱鬧場合,嘴上說不耐煩,可心裡卻著實歡喜,這輩子啥都不喜歡聽,就喜歡聽拍馬屁的話!
楊氏笑道:“吳王留飯那是禮數,我兒不留下來,卻也是禮數,總不能太打擾吳王千歲了!”她一看就知道李恪沒留兒子吃飯,所以趕緊找臺階,讓兒子免得尷尬。
王平安笑道:“留了,吳王自然要留兒子吃飯,還特地叫了高句麗來的舞姬,給兒子獻舞,兒子看了一出舞,卻是不太喜歡高句麗的調調兒,所以提前告辭,回來陪伴父親母親。”
一屋子的婦人連忙道:“哎呀,吳王好生看重王公,竟然還請您看歌舞!”
她們往日很少能看到王平安,今天好不容易能說上幾句話,自然不肯浪費機會,一記馬屁拍完,千萬記馬屁開始,屋裡亂哄哄一片,都在讚美王平安,亂七八糟,也不知她們馬屁的重點在哪裡,反正就是挑好聽的說。
王平安感覺有點兒頭疼,呼吸困難,被婦人們包圍著,很有點兒缺氧的前兆,他笑著敷衍了幾句,招手對著人群裡面的狄仁傑,叫道:“小狄,出來一下,我有話說。”
狄仁傑連忙穿過人群,擠了出來,王平安又衝婦人們說道:“諸位,要是不嫌棄,今兒一定要在我府裡用飯,好好過個年,咱家是沒有高句麗歌舞的,不過長安的歌舞,倒是能唱幾齣,給諸位夫人小姐祝興!”
婦人們大喜,她們這波可是當真運氣,比前幾波強多了,竟然趕上刺史府開飯,這回可以在府裡多待些時候,說不定擺擺家譜,能和王公家攀上親戚呢!
王平安帶著狄仁傑出了屋子,去了後花園的僻靜之處。
狄仁傑道:“大哥,看你眉目中有憂色,可是見吳王時,他又難為你了?”
王平安嗯了聲,道:“他給我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見左右無人,他便把在李恪那裡發生的事,都說了出來。
狄仁傑聽罷,先是吃了一驚,沉默了好半晌,這才道:“大哥,這個計謀看起來肯定是高句麗人給吳王出的,不可能是吳王自己想出來的,而且出這個主意的人,水平不低啊,應該是國相一類的人給吳王出的吧!”
王平安問道:“高句麗的國相是誰啊?我對遼東的情況不是那麼太瞭解,不知道高句麗還有這般人物!”
狄仁傑道:“也不能叫國相,應該叫大莫離支,是個叫淵蓋蘇文的人,和三國時的曹操,屬於同一個型別的人,相當地跋扈,他殺了前任高句麗王,並且把國王分屍,要說狠毒,遠超曹操,最起碼曹操表面上,一直都是漢臣,從來都是很講禮義廉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