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寧只從大唐將士口中知道發現了吐蕃騎兵。
但是鏡頭從始至終都聚焦在唐軍身上,而沒給到吐蕃騎兵。
耳機中再次響起唐軍隊長的一聲長嗥,一字排開的十七個大唐騎兵便同時從撒袋中取出一把角弓,挽弓搭箭再齊刷刷的指向螢幕。
真帥!陸小寧心下忍不住暗讚了一聲。
就喜歡冷兵器時代的金戈鐵馬加騎射。
漢家王朝的騎射巔峰,還得是大唐哪。
……
“放箭!”
陸溫一聲令下,十七騎同時鬆開弓弦。
十七支樺木輕箭頃刻之間便掠空而起。
這十七騎大多是老兵,時機把握很準,此時兩軍相距大約還有兩百步左右,遠遠超出了角弓的射程,但是輕箭在空中飛需要時間,再加上吐蕃騎兵也在快速的往前衝,所以等輕箭從空中落下時正好可以落在吐蕃騎兵頭上。
過了大約有半個彈指(3.6秒),遠遠傳來幾聲慘叫。
很顯然,射出的第一波輕箭已經有不少命中吐蕃騎兵。
只可惜樺木輕箭的殺傷力還是弱了些,只能夠勉強穿透吐蕃騎兵的鎖子甲。
所以除非是湊巧射中甲冑的連線縫隙,否則很難對吐蕃騎兵造成真正殺傷。
吐蕃騎兵也同樣使用弓箭進行了回擊,他們射出的輕箭也有不少射中唐軍,只不過這樣的輕箭拋射對唐軍騎兵來說更是無關痛癢。
唐軍烏錘甲的防禦要比吐蕃鎖子甲的防禦強出一大截。
除非使用破甲重箭進行近距離的直射,否則不可能貫穿唐軍騎兵的烏錘甲。
一字擺開的十七騎唐兵無視吐蕃騎兵的拋射,在短短一個彈指的時間內就射出了超過十支輕箭,轉眼間雙方相距已經不足五十步。
陸溫換了一支破甲重箭扣於弦上再全力挽開角弓。
只聽梆的一聲響,對面的一個吐蕃騎兵應聲落馬。
“彩!”一字排開的十六騎唐軍見狀便齊聲喝彩。
等陸溫再次挽開弓弦時,雙方相距已經不足三十步。
唐軍騎兵和吐蕃騎兵同時將輕箭更換成了破甲重箭。
這一波破甲重箭的對射,就不是剛才的輕箭拋射能比。
四個唐兵和七個吐蕃騎兵同時被射中要害,倒栽馬下。
射出一波重箭之後,所有的大唐騎兵和吐蕃騎兵便毫不猶豫的將角弓扔掉,繼而擎出各自的近戰武器,大唐騎兵用的清一色的馬槊,吐蕃騎兵的武器就顯得有些雜亂,有橫刀,有骨朵,甚至於還有彎刀,當然主要還是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