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細細想來,什麼是“極樂世界”?
是否意味著只有無盡的快樂,沒有任何悲傷、痛苦、舒服,與死亡?
令人細思恐極的是,這種毫無悲傷痛苦、只有無盡歡樂的“天堂”,怎麼聽著那麼與魔化後的世界所一致呢?
畢竟人類魔化的原因,便是無限放縱自己心中的慾望,不加以任何約束與管理。
人類這樣魔化以後的精神世界,自然是隻有無盡的快樂,沒有悲傷、痛苦與約束啊!
畢竟已經盡情地任自己的慾望放任自流,不,甚至還有強大心中慾望的趨勢。
這樣的話還算有約束、痛苦、煩惱,還不算無盡的歡樂,那什麼才能稱得上是“極樂世界”?
當然,兩者之間也就只有在最終結果上可能比較類似,但是還是有許多差別的。
例如魔物魔化的原因是因為毫不剋制自己的慾望,而“佛教”講究的,則是剋制自己的慾望到極點。
總之“菩提偈”這首詩,若不是因為其讓人感覺十分朗朗上口,導致在網路裡、朋友圈中被不分場合的用爛了以外,實則其之中所講述的“境界”是十分高深莫測的。
之所以很多人覺得這首詩非主流,一是因為被人用了太多次,不乏一些年少輕狂、本身什麼也不懂的小屁孩拿這首詩來強行提升自己的逼格,導致牽連到這首詩,給人一種有些低端的感覺。
二則是如果沒有細細研究,或者不懂“佛門理論”的話,是無法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深意的,自然不會引起讀者的什麼共鳴。
再來看道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
用一句話來概括其宗旨,則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簡而言之,就是說這個“道”,才是宇宙萬化之本源,宇宙萬物皆由道化生。
用較為通俗易懂的話來講,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阿貓阿狗或是其他什麼動物,不管是花草樹木還是其他什麼植物,不管是“你”,還是“我”,都不僅僅只是其本身。
它們、他們、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那就是“道”!
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講,所謂“道”,可以說就是“宇宙意志”,萬事萬物都要按其意志來,遵循它的發展規律!
比起“佛學”來,“道學”從某種方面上來講,似乎與剛剛那神秘人所講述的話更加貼切。
例如“道”,最講究的是遵循本心,而遵循本心到了極致,就是“忘我”,與自然,與世間萬物,與宇宙本源所融為一體!
拋開宇宙本源不提,畢竟這玩意兒實在是太過龐大,遠遠地超乎普通人所能夠想象到的級別。
人單單是比起這地球上的“萬物”,都如同是一粒塵埃、沙子那般渺小。
那麼“我”是不是“我”,這種問題在如此大環境下看來,是不是確實無聊透頂、不值一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