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周清和頻繁出席宴請,頻繁上各大報紙。
養寇自重的好處就是,想讓寇來寇就來,不想讓寇來,那寇就真不來。
周清和能招寇退寇,但是影佐卻辦不到,對周清和來說,限制的只是軍統本身,沒了這個要考慮的點,影佐就是把南京培訓班的所有精英全部調來,也休想在上海討到一點好處。
憲兵隊出動,在全上海設定路障,嚴管上海混亂。
玫瑰商行出手聯手各大商家開倉放糧,平抑物價。
而周清和則去找了黃金榮,開設廠房,建立藥品生產線。
上海肉眼可見的迅速和平了下來。
有飯吃,居民就沒怨言,雖然生活還沒回歸到最舒適的狀態,但是經歷過低谷,給一點甜頭,大家就開始歌功頌德了。
而對商人來講,生意又開始好做了,那都是藤田和清的功勞。
各國領事館也不吝誇讚,一是環境確實變好了,這二嘛,藤田和清本身這個人就很有價值,少不了要打好關係,為以後的藥品來源弄個臉熟。
整個上海全部種完了疫苗,市民又有了飯吃,外灘的燈光依舊閃,百樂門的舞照跳,賽馬場的馬照跑。
這天,廠房建好,藥品生產線搭好,從日本來的研究員也到位了,周清和拍拍屁股走人。
對於影佐的處罰,和對事情的最終收尾,真正的決戰還是要在陸軍省進行。
他們都出手了,周清和這邊不報復回去,這怎麼行?
三井三菱以為自己是對他藤田和清在發起衝鋒,殊不知近衛文磨下野了這些時日,也早已經按捺不住想再上臺的心。
時不我待。
皇宮。
周清和抵達日本以後,先去皇宮見了一下天皇裕仁,畢竟是裕仁布置的任務,這就叫交差。
裕仁得知這件事解決了,對自己的眼光再一次欽佩,軍部選的人不行,而他選的人就行,這就滿足了裕仁的壓軍部一頭的心理。
心情是非常舒爽的,毫不吝嗇誇獎之詞。
周清和順手就把在上海帶來的報紙遞了上去。
“陛下,時間緊,來回匆匆,我也沒來得及在上海採購什麼東西,所以在禮物方面我也只能借花獻佛,希望您不要介意。”
“這是?”裕仁接過一看,饒有興趣:“上海的報紙?”
“是的,我在初到上海的時候,就對外說過,陛下對上海非常關心,得知上海困境,特命我來上海解決此事,這幾份報紙就記錄了上海事件的始末,以及事情解決以後,上海媒體採訪民眾,民眾對您的感謝。”
“是麼?”裕仁一聽就來了興趣,趕緊抖了抖報紙翻看,一看報頭。
“哦?上海日報?”裕仁看了眼周清和,這可是上海的大報紙,馬上露出了笑容。
“是的。”
周清和微微一笑,在一旁恭候,絕不打擾。
自古以來皇室都喜歡這種感謝信,萬民傘之類的東西,周清和為當個佞我也不容易,百忙之中牢牢記著這件事,花了整整500大洋請幾個記者從頭到尾寫這玩意,要不然哪家記者嫌的沒事專門採訪民眾對裕仁的態度。
就是日本記者都幹不出來這種事。
反正採訪的事情是真的,報紙也發行了,上海的事件也確實解決了,那這件事情就是真的。
周清和很坦蕩。
裕仁看了會報紙,顯然很高興,不過這種時候要含蓄含蓄,沒多說,把報紙放到了一邊:“朕待會再看,藤田,你來的也剛好,朕有件事想聽聽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