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有這麼多了,其他的人手我抽不出來,哪哪都要防禦,我哪能這麼輕易的把人手抽出來,而且你知道的,有些人根本不聽我的,我指揮不動。”
史迪威氣壞了,他根本就想不通,明明能贏,“為什麼重慶就不要贏?”
這個時候,史迪威訓練的部下就跟他小聲嘀咕,“你不知道上面貪錢麼?贏了怎麼拿援助?”
史迪威醍醐灌頂,破口大罵老蔣噁心至極!
多少人在為緬甸奮戰,多少人死在這異國他鄉,到目前為止光是摔在喜馬拉雅山的運輸機就高達700多架,美軍的飛行員為此死了1500多人。
而這些物資辛苦萬分運送到的物資居然有一部分還被重慶上層倒賣了。
“中國沒希望了。”
然而更讓他糟心的還在後面,士兵還跟他說,“發這麼大火幹嘛?學學你們的飛虎上將陳納德,人家在中國多習慣,我聽說他的飛機在中美之間飛,那貨倉每次都是裝載的滿滿當當,那都是要發財的。”
史迪威氣血上湧!
陳納德都學壞了!
罵歸罵,戰鬥還得繼續,緬甸繼續打,東亞繼續打。
只是美軍的陸軍勢力確實不如日本,戰事推進相當遲緩,而傷亡率非常之高。
史迪威看在眼裡,急壞了。
再次提出訓練中國士兵,校長一口拒絕,沒兵了。
“該死的。”
於是,史迪威向美國上層提議,“蔣只知道要援助賺錢,我知道中國還有一支軍隊一直在奮戰,我覺得國會的物資支援蔣,不如支援紅黨,紅黨一直在戰鬥,他們願意打日本人,而蔣不想。”
史迪威身為中國戰區的參謀長,對整個中國的戰事情報都非常瞭解。
他看見了,看見了紅黨在被日軍大掃蕩的時候,打游擊戰,打反掃蕩戰,明明窮的可怕,但是戰鬥的能力一直保持。
他看見了紅黨被重慶的軍隊圍剿,但還是依然那麼堅韌頑強。
他在電報裡說道:“而且我還看見了他們在教當地的農民種植,大力發展糧食產業,雖然他們沒有重慶富有,但是在重慶的軍隊捱餓的時候,延安的軍隊都還能吃上一口熱飯,我覺得中國軍隊的希望在延安,我強烈建議國會採納我的意見,棄重慶,扶持延安。”
這封電文徹底激怒了校長!
什麼都能忍史迪威,但是紅黨兩個字那是絕對的禁忌!
“撤換史迪威!”校長直接給羅斯福發報,必須把史迪威撤走。
但是羅斯福覺得史迪威乾的不錯,正打著勝仗,為什麼要撤?
“史迪威不能撤,緬甸戰場需要他。”
校長忍了,這次就是個警告,畢竟緬甸戰場打下來還是有好處的,起碼物資就能從出海口進來,全程通暢。
史迪威一看美國上層支援自己,反而膨脹。
他開始研究戰術。
讓美國撤換蔣顯然做不到。
但是如果透過重慶軍隊的一些矛盾,推翻蔣,然後他自己來做這個司令,指揮全中國的軍隊和日本人作戰,那不就是能贏了?
於是他決定額外申請一批援助物資迎來收買雜牌軍,形成和蔣嫡系軍的對立。
雜牌軍早就不滿嫡系軍和他們雜牌軍的區別對待。
一聽有物資,決定坑老蔣一把。
在豫湘桂,日軍大規模衝鋒之時,和校長不對付的軍隊避戰不出,讓嫡系軍自己去迎敵。
一次戰役,嫡系軍傷亡幾十萬人。
校長徹底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