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李鄴忽道:“陳家也不願娶小九。皇后如今動了和親的念頭——這個事兒已經讓人在父皇跟前提了一回了。”
陶君蘭一怔:“和親?”登時想到了剛和朝廷開戰的蒙古部落。
李鄴苦笑一聲:“朝廷已經吃了三場敗仗了。最後一戰更是被人連將領都俘虜了回去。要我們用糧食和鹽去換呢。”
草原生存不易,種不活作物只能靠放牧。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格外的苦寒。若是沒有這邊的商隊過去販賣糧食和布匹鹽巴,草原一個冬天也不知道餓死多少人。可是光靠商隊,哪裡能有多少的東西流透過去?
草原人對中原的渴望簡直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每每到了冬天日子艱難的時候,草原部落會組織青壯年男丁,騎著彪悍的駿馬帶著雪亮的寶刀從無兵把守的地方一路劫掠。所到之處,人丁滅絕,雞犬不留。
但是草原人鮮少會大規模的進犯,更別說正面打仗了。但是真動了真格的,草原人也未必會見得輸。畢竟,草原人的驍勇善戰卻是出了名的。
之前訊息傳回京城,其實誰也沒太在意這件事情——邊關駐守著五萬精兵,又有天險可依仗。更不必說後退幾百裡的雲州城還有八萬兵將。而朝廷還可以從各處隨時抽調精兵過去增援。
再說句不好聽的,邊關離京城幾萬裡,縱然真打起來了也是波及不到京城的。所以,京城的這群貴族們,還真是半點兒不著急的。
陶君蘭也有點兒這樣的想法。所以此時聽見李鄴這話,也是吃了一驚,“這樣嚴重?”連敗三仗,只怕都要逼近雲州城了吧?連首領都被俘虜去了,可想而知是有多慘烈。
草原部落是想做什麼?難不成還要一路攻打過來佔領中原不成?
還有和親這個主意……草原人幾乎都過著蠻荒生活,逐草而居。若是真嫁過去一個公主,只怕未必能習慣不說,人家也不一定會買賬。和那些每年朝賀進貢的附屬國不同,草原人不會覺得娶個公主和親是榮耀,是交好。草原人稀罕的只有物資。
而且,那樣艱苦的生活,嬌生慣養的公主又怎麼受得了?
陶君蘭下意識的搖搖頭,“不行。”
李鄴握了握拳頭:“我也覺得不行。”若是非要和親,他也不覺得是該小九。想起九公主那張梨花帶雨的臉,以及很絕的語氣,李鄴就覺得必須阻止這件事情。
草原人欺人太甚,若還和親,這本身就是一種恥辱。作為一個男人,李鄴雖然看著溫和,可是實際上卻還是有著滿腔熱血的。他覺得草原人欠下的血債,只有用血來償還才可以。
“那九公主要怎麼辦?”作為女人,陶君蘭對於打仗這種事情倒是沒有太大的熱情,她更擔心九公主——
李鄴看住了陶君蘭,然後拉出了一個笑容:“陳家不願意,我想著或許靜平是不是可以考慮考慮?”
陶君蘭登時驚得說不話來。她沒想到李鄴竟然提了這麼一個建議。下意識的她就想拒絕,可是一張口卻是又臨時改成更委婉的說法;“沒有其他合適的人了?靜平的身份……怕是有些低了罷?”
“京城中年齡合適的雖然不少,可是拋開一些不合適的,也就剩下十來個,再除去小九不喜的,也就只有那麼兩三個人了。別人的話,我卻是不放心……”李鄴嘆了一口氣後誠懇言道:“其實,娶小九對靜平來說也是好事兒。小九的脾性你是知道的,沒有什麼公主架子,性子也是好的。”
“可是……”陶君蘭依舊是有點兒不大情願的。
“其實,是小九自己相中靜平的。”李鄴丟擲一個讓人驚訝的訊息。
陶君蘭完全已經不知所措了:“這,這……”關於自己的弟媳婦,她也是做過許多設想的。可是卻從沒想過陶靜平和會娶一個公主。
更沒想到,九公主還是自己相中了陶靜平的。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那個時候,父皇讓小九去看陳賦,可是卻沒想到小九一眼相中了和陳賦說話的靜平。這事兒我也是後頭才知曉的。”李鄴苦笑一聲,“若不是和親這事兒,只怕小九斷不肯告訴我的。”
陶君蘭腦子裡亂糟糟的,整理了半晌也沒弄個清楚明白,最後只能勉強一笑:“這事兒卻不是我一人能做主的,我得問問靜平才是。”
畢竟,娶回家和九公主相處的是陶靜平。雖說長姐為母,可是她卻是真做不出這樣的逼迫弟弟的事情。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百度搜尋:若)
比奇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