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小獐子這一去,前後也只用了大半個時辰,待他風塵僕僕地從山外頭趕回來,身上掮著一鼓鼓囊囊的布袋子,手中亦同樣挈著小半袋子。踱進院門抬眼見我正從容不迫地端坐在石頭凳子上喝茶,略是殷勤切切地快走幾步,謹慎穩妥地先將一干調和鮮蔬肉食擱在地上,便才衝我作大揖:“小的拜見仙執尊上。”
我古井不波地輕“唔”一聲,神情則湛然地聚精會神於眼巴前青花盞內色澤青翠正兀自汩汩冒著白氣的茶湯。
溫氣氤氳漂浮在眼前,迤邐而升,直到在半空與空炁發生碰撞,再被逐一擊散,化為無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腦海裡頭忽地掠過在西方梵境天流傳甚廣的這句禪機妙語。
恍惚記起上一次路過西方,心血來潮地到靈山大雷音寺拜謁萬佛之尊如來聖佛,同他一道辯佛論道之事。
我曾心虔志誠地問如來聖佛:“你即被世人尊為如來聖佛,那麼,又何為如來呢?”
自然,本仙執問得這個問題十分刁鑽,此乃也是刻意為之。有意刁難於他。
只見高高盤坐於金光爍爍蓮花仙台上的如來雙手均呈拈花指狀,略是慈悲一笑,沉聲回道:“呵呵,小主豈不知,如來即如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也!”
我又接著朗聲問道:“那又何為佛呢?”
他又微微一笑:“尊上誤也。世間萬千靈物,無不為佛。無佛無眾生,即為眾生為佛。是心是佛、即心是佛,福光普照之處,照者,佛也。”
我搔搔頭皮,參悟得很是一知半解地欲要再作刁難。
不想他已然在蓮花臺上笑問了出來:“小主今日既是到此研討聖意,那麼本座也想請教小主一二。”
呃,我啞然一怔。這……可不在本小主的畫策中,怎生是好?
訕訕一笑,頗是敦實憨厚地搓搓手,心內千百個不願意地說道:“那……便請佛主賜教。”
他徑直問道:“敢問小主,道比佛,若何?”
我亦心直口快地回說:“各有千秋。”
他再問:“何為道?”
我道:“道者,自然也。自然即是道。道為萬千之根本所在,它即變化之本, 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過而變之、亙古不變。”
他笑了笑:“道,若何?”
我仰頭望著他,鄭重其事而道:“道祖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此謂‘道’。”
他緊追不捨地又再問:“佛,若何?”
這……我毅然決然地徹底懵掉了。佛,如何,這我哪裡知道,我又非時時參禪打坐的佛子髡夫,又該從何知曉佛竟如何?誠然,知己知彼方才百戰不殆,可憐見的,我今日也不過是打這裡路過而已,一時技癢罷了,怎地偏不遂意,忒地貽笑大方。
沉默良久,心尖上倏暗生誡語:往後若無真才實學,亦不敢再冒昧進謁於人。
心頭翻江倒海地兀自洶湧澎湃一陣兒,臉色十分不好看地低頭做冥思苦想貌,尋思著今次該如何遁身逃脫才不致墮了名頭。
後來,如來聖佛和藹謙遜地解釋道:“小主迷誤也。佛者,道也。”
佛者,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