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最終章

耶律敖盧幹雖然不是明君,可是,他可能是歷史上對於自己母親相好最好的皇帝。

他是真的把蔡道當成自己的父親服侍。從這一點上來說,不知為何,小趙伴一直都對蔡道心懷疑慮,也許他身邊的那些儒生一直都在給他灌輸蔡道是個大奸臣的思想。

故此,自從擔任遼國宰相以後,蔡道一直都沒有回國,不管做出當時看似多麼不合理的決定,耶律敖盧幹都大力支援。

蔡道畢竟是個宋人,他在遼國實施新法,其間鬧出過不少叛亂的鬧劇。

之所以稱之為鬧劇,因為,沒有一起叛亂,是有蔡道派兵剿滅的。

遼國新五京道內部發生的叛亂,不出三天,叛亂者不是被自己的部將斬首,就是被附近憤怒的百姓圍殲而死。

遼國百姓可不是宋國百姓,即便是漢人,也受到契丹族人的影響,擁有自保能力。何況,蔡道也在遼國內部施行了保甲制度。

而五京道靠近邊疆地區,只有一起叛亂最終逃到了漠北,其結果,沒有人知曉。其他也都被平定了。

至於黃龍府周圍想要投靠完顏阿骨打的部族,則全部都被蔡道或是遷移,或是交由耶律大石在冰雪解凍前予以剿滅。

耶律敖盧幹既然待他這麼好,蔡道自然也會代之以誠,全力助其加強皇權。遼國後來雖然並未完全廢除捺缽制度,可遊獵基本上都遵從於四季農時。比如,夏季的時候就回到上京以北進行遊獵,春季和秋季折回去東京道和興京道,而冬天則會去中京道。

耶律大石在黃龍府一直呆了整整十五年,才算徹底剿滅了整個完顏部,即便如此,他一生開始最大的勁敵完顏阿骨打也不是被他所殺,而是年老力衰,加上遼國一直所採取的圍困政策,讓這位梟雄活活病死的。

這個時候,蔡道早就離開了遼國。

為了獎賞他的功績,耶律敖盧幹准許耶律大石可以率領願意追隨他計程車兵,以及招募一部分士兵,成為興京道都統,並且在河套頂部在建築一座新城。

明面上,耶律敖盧幹這是想要藉助耶律大石的才幹和能力,為下一步征服漠北各部做準備。其實,他是完全遵照蔡道留下的話,給予了耶律大石那片新城的自主權,至於能否攻下漠北,那就要看耶律大石自己的能力了。

先帝趙煦是在元符二年駕崩的,第二年,經過蔡道的提議,太皇太后朱氏和孟太后,以及所有的大臣一致同意,新皇帝改元天佑。

為了保佑他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平平安安的親政,太皇太后朱氏和孟太后一致決定,暫時不敢給小皇帝改名字,還是繼續叫他原來的那個名字——趙伴。等到他十五歲的時候,再取一個新的名字也不遲。

那一年,小趙伴也不過才剛剛七歲而已。

因此,這個天佑的年號,一直用了整整八年的時間。

到了天佑八年,蔡道辭別了一直視己為父的耶律敖盧幹,帶著家人重返汴梁城,也正是這一年,有他親自主持了遷都儀式。

自此,汴梁城正式便成了大宋國的名副其實東京,而洛陽城則成了中京,而長安府則升格為西京。其餘的兩京不變。

遷都完畢,趙伴已經年滿十五歲,也是他親政的這一年,正式改名為趙繁,該年號為元統。

也正是在這一年,蔡道、蔡攸和蔡杉,相及帶著家人離開了中原,從密州出發,先是返鄉祭拜了孝慈裡的先祖,然後,便帶著龐大的艦隊,揚帆遠去,不知所蹤。

蔡京和蔡卞同時入京擔任左右三司使。蔡攸留任之後,為了削弱財相三司使的權柄,趙繁將三司使這一官職的職權一分為二。

而蔡卞的兩個庶子,蔡松和蔡柏,兩人還在地方上磨勘的時候,就又遼國和西夏國聘任為丞相,補上了蔡道和蔡杉留下的空缺。

這在當時,可是轟動大宋周邊各國的一件大事。

蔡道實施的新法當然有不足之處,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甚至有些新法也開始變得不合時宜起來。

蔡京一直呆在大名府,他自然心知肚明,蔡道明明有能力做出調整,卻一直沒有讓自己的兒子蔡攸這麼做。這其中必有深意,況且,他自來就是個老滑頭,自然不會去觸碰蔡道留下來的禁忌。

因此,自上任之初,蔡京和他的兒子蔡攸一樣,沒有敢變動蔡道留下的任何規章和制度。

而蔡卞就不同,前兩任三司使一個他的親生兒子,一個是他的親侄子,他一向自負其才,這讓老蔡卞如何能夠服氣。

於是,蔡卞上任之後,反倒想大張旗鼓的變更蔡道實施的新法。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