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不要臉的。”
袁雄對公司高層的行為嗤之以鼻。這些高層居然能夠想到一個精神勝利法,實在是讓他有點無語。
這時,一個高層走過來拍著袁雄的肩膀,驚歎道:“小袁,厲害啊,居然帶出了王默這樣一個天才,你太了不起了。”
袁雄笑容燦爛,一連串話脫口而出。
“見笑了,常規操作而已。”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嗯?
這幾句話怎麼那麼熟悉?
似乎在哪裡聽到過呢?
不管了,下一個高管又來恭喜他了,他得馬上去謙虛幾句。
至於王默……
嗯。
雖然他早就料到了《精武英雄》的票房會創造一個小小的奇蹟,可看到預估票房是25億的時候,心中還是抑制不住狂跳。
25億!
他能分多少錢?
按照電影普遍為三分之一的收益,25億的利潤差不多是7.5億。
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除去給公司的三分之一2.5億,自己還剩五億!
這可是純利潤!
甚至它還不是最終的收益,畢竟電影從電影院撤檔後,還可以賣給影片網站、電視臺,這都是一個長期收益的渠道。
王默嚥了咽口水,感覺自己呼吸都粗重了。
難怪前世,許多做了明星的演員都不惜代價也要自己去當導演、投資拍攝電影。
不管自己又沒有經驗、是不是適合當導演,反正就是往導演圈衝。
無它!
實在是拍電影太賺錢了。
如果自己做演員,即使像王默當初成了頂流,一年也才一兩千萬的收入,而且自己的自由還被公司控制。
哪裡有拍電影舒服?
這也是爛片橫行的原因。
有幾個演員真正懂導演的?
都特麼唯利是圖。
隨隨便便拿一個劇本,忽悠了資本投資,就開始拍電影。
如此一來,將電影圈攪得一塌糊塗,真正用心拍電影的導演沒幾個了,都衝著利益來的。在這樣的環境下,華夏能有好電影出來嗎?
回到正題。
當《精武英雄》的口碑和票房完全爆炸後,其在影院的排片已經上升到了45.6%,幾乎佔據了影院的半壁江山。
這也讓其他三部大電影的排片壓縮到了一個極致。
啟明娛樂在哭泣。
燦星文化在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