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爭個毛啊?!
相田、魯道夫等人在冷靜下來後,彼此垂頭喪氣。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只覺得王默創作出《致愛麗絲》是天才+意外,所以還勉強能接受對方拿下第一名。
畢竟誰都年輕氣盛過。
時間往前二三十年,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懟天懟地的存在。
然而在王默第二首《雨的印記》拿出來後,大家就有些坐不住了。
兩首世界名曲級別的鋼琴曲,代表著王默並不是偶然靈感爆發,而是真正具備著鋼琴大師的實力。
可當他們以為兩首頂級鋼琴曲已經是極限時。
王默又拿出了第三首!
這下,大家心中終於掀起巨濤。
須知,即便是史蒂芬、相田等鋼琴大師,一生中的得意之作也不過十來首,至於能進入世界名曲行列的,更是僅僅一兩首。
可王默,一下居然拿出了三首!
這些大師們的心臟,哪裡受得了。
“此子,恐怖如斯!”
“他怎麼做到的?”
“老夫一輩子也就寫出了兩首世界名曲級別的鋼琴曲,他才二十出頭便有了三首?”
“我一生才一首頂級曲子!”
“……”
幾位大師級的音樂家,越想感覺越不是滋味。
最開始自己幾個還信誓旦旦說要來一場大師的混戰,拿下最輝煌的第一呢。
現在好了。
前三都進不去……
與此同時,全網終於沸騰起來了。
當大家從最開始的震撼中回過神來後,驚呼聲幾乎是連成了一片。
眾人看著阿爾傑的演奏,聽著這首美到了極致的鋼琴曲。
一顆心幾乎炸裂。
又一首?
又是王默創作的鋼琴曲?
不是!
你一個人拿出了三首鋼琴曲來參加這次音樂盛典?
而且每一首的質量都堪稱絕頂?
甚至這首鋼琴曲還叫《藍色多瑙河》?
誰不知道多瑙河是流經了德意志、奧地麗、烏克欄等數個音樂發達的國度啊?它甚至被譽為音樂長河,在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頂級的音樂家誕生在這裡。
所以王默寫出《藍色多瑙河》,幾乎等同於是在這麼多的音樂家頭頂撒尿。
誰也無法忍受!
然而,誰來了都得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