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所慮不過士紳與商賈勾結而已,如今在大人的策劃下士紳與商賈反目成仇。大人對於一群無人為他們發聲的商賈還不是手到擒來嗎?”
“這話怎麼說?”
“草民不才,我上中下三策拱大人選擇。”
“願聞其詳。”
“上策可令那些士紳授意一普通人家上縣衙狀告那些商賈以劣米充當換去秧苗,以至於吃死了人。大人可順勢將其全部拿下。”
“中策,可用防賊為由封城一月,令他們換秧苗的糧食進不來,手中的秧苗運不出去。一月之後秧苗長成,那些商賈手中秧苗反倒成了大人功績。”
“下策則授意士紳,以他們的影響力約束百姓,減少秧苗的兌換。”
蕭捷聽了他的話,細細一思考,隨後展顏道:
“先生之言正合我意,不過我想取中策。畢竟與士紳合作…”
說到這裡蕭捷一頓,而後話鋒一轉:
“士農工商,失了士紳扶持的商賈不過是無根的浮萍罷了。我倒還有一事想請教先生。”
“大人請說”
蕭捷從案上堆成一疊的文案底下取出一份奏報。
“先生請先看過。”
鄒攸依言上前幾步接過那份奏報觀看起來。
“這是…!?”
見鄒攸看完之後那震驚的表情,蕭捷如同沒事般的笑道:
“不錯,上面正是記錄了這些年來卞山賊與沛縣士紳勾結做下的禍國殃民之事。”
“敢問大人這份奏報從何得來?”
“卞山賊大當家朱讓伏首,但其他當家的都已棄暗歸明,便是他們將上面的一件件事報於我的。”
鄒攸有些不敢相信,這些代表著地方利益,飽讀詩書計程車紳會為了私利做出違背地方利益的事來。
“如何?”
見鄒攸還陷入震驚中,蕭捷忍不住出聲催促。
鄒攸回過神,在蕭捷面前渡了幾步,問道:
“大人的意思是…”
“違反周律,殘害百姓。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若如此草民還要勸大人暫且將這事壓下了。”
“為何?”
“如大人所說新型水稻量產三倍,一旦出世則福澤天下。所以當下之際還以新型水稻為重,士紳把持地方,若此時與他們翻臉,新型水稻的試種恐怕會徒增變故。”
蕭捷聽了微微一想,隨後點頭道:
“那依先生看,什麼時候才能懲治這些士紳?”
“當在秋收之後!”
“哈哈,正如先生所言,當務之急先對付商賈保證新型水稻出世才是。先生大才,本官佩服,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大人請講。”
蕭捷看著他,眼中好似射出兩道精芒。
“先生如此大才,既然要另投他方為何不選我爺爺或者父親呢?在他們手下先生之志恐怕能更早實現吧?”
“大人所說得我也想過,只是…秦公已近遲暮又有陳嶽陳令君輔佐,而大公子也處理政事手段老辣身邊有嚴決這等才智之士幫襯。我若投這兩人初時雖能比之大人手下地位要高,但終究難有出頭之日。”
蕭捷聽明白了。
簡單來說,是蕭雄蕭贊兩人的體系已經完全,他過去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但蕭捷不同,蕭捷才剛剛出仕,手下體系還未完全。這個時候鄒攸來投確實是火中送碳,憑著手中才學,說不定將來能成為蕭捷文官體系中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