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後,天下大亂,老頭子亦籌謀劃策張羅起義。當時天時地利人和皆俱,起義負勢竟上,爭相直指,互相軒邈。
老頭子一時登上高位坐擁半壁江山建立天國,成為叱吒風雲的“獅子王”,排場之大威風之凜無人能敵,連合作共贏的景天王都要忌憚他三分。
老頭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之際,有意將權柄分於石泰,他著意一力扶持石泰當王,對其苦心培植,每天晚上都要叫石泰去親自教帝王之道又諄諄誘導。倒是石一天天東奔西跑帶著‘吃了麼’不知幹些什麼勾當。
石泰這時已長成翩翩少年,他清俊文雅,光明磊落,英雄豪傑,仁義無雙。端的是胳膊上能跑馬,拳頭上能立人,從小按規矩習文練武,概莫例外。
石一與石泰的性子南轅北轍,他自來信奉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渾然一派風流倜儻的公子哥樣。
石一自來最看不上石泰那苦行僧的做派,於無人時常端著紈絝哥哥的架子勸苦練功的石泰,“二弟,白費那牛勁做甚?好好的榮華富貴放著不享,反倒自苦?聽哥說,別聽老頭子枯槁朽木那一套,跟哥走有肉吃!家裡的錢憑咱倆八輩子也花不完享不盡,咱哥兒倆的任務就是吃喝玩樂,盡力造!今天花一千,明天爭取花他一萬!這就是進步!怎麼樣?還練?別走啊二弟……去哪啊等等哥,哎你去老頭子上房幹什麼?要告狀,那個哥先撤了,回見了老弟!”說著一陣旋風似地跑了。
石泰眼看石一走遠了才掉頭又回了院子練功。他自來拿這個不著調的大哥無法,又不堪其擾,若放任其喋喋不休,一天都得不得清淨,久而久之他就想了這個法子,佯裝去老頭子上房,嚇跑石一,此招奇效,百試百靈。
幾年後老頭子見時機成熟便讓位給石泰,人稱石王。石泰不負父望,在老頭子的基礎上更把勢力發揚光大,深得民心。天下皆知石王少年英雄,愛民如子,文韜武略,皆令敵聞風喪膽,又有一號為石敢當。
歲月如梭,轉眼又幾年的時光過去,石泰的王位坐的愈發穩了,直搗黃龍蓄勢待發。
石一也已成家立業子嗣有繼,雖然依舊不務正業,卻靠著霍家的家傳本事,也成了石泰有力的臂膀,老頭子坐於後堂十分欣慰。
後來戰事吃緊,淝水一帶岌岌可危,石泰思量再三決心親自掛帥領兵出征,便上覆老頭子批准。
老頭子自知時下起義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雖自家已佔半璧江山,連當時名存實亡的大周朝庭都奈何不了,卻被一直共贏的另一派景天王所忌憚。
現下淝水一戰景天王對抗周朝庭失敗,急需救援,自己與景天王唇王齒寒,不能坐視不理。
故老頭子考慮良久最後還是允了石泰的提議,並又不免在臨行出征前叫來石泰苦口婆心教導一番。
“我兒以為,何為王?”老頭子命石泰落座後便開了口。
他並不等石泰回答便兀自沉聲道,“王字下面少一畫為幹,意為幹多一筆便為王,幹若翻了便入土,而成功的王洗白了就是皇。”
石泰聞言心中默默掂掇卻並不答言。
“孫子兵法曰,兵者,詭道也,你為人太過坦蕩,又不屑陰謀詭計,此若為俠士倒是相宜,只是你現在坐在王位上,便不相宜。”
“做王要殺伐決斷,亂世用重典,上位者,不可太過仁慈。”
“你若在太平盛世,便定是極仁的明君,可惜懷有仁慈之心,在亂世沉浮時,終難成大事。”
“你可知,太過把忠義節烈看重的人,難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