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宗法(2)

歷史上不乏以旁支繼承的大統,他們繼承帝位之前,基本上都要舍小宗入大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緒,慈禧的兒子同治得花柳病死了,死後沒有兒子繼承皇位,就把侄子兼外甥的光緒過繼過來當皇帝。

由於光緒旁支過繼過來的,所以必須認慈禧太后當媽,而他的親媽、慈禧的親妹葉赫那拉婉貞,雖為皇帝生母,卻從未有過太后的名分,誰讓你兒子已經過繼出去,當然不能母憑子貴當太后。

旁支繼承大統,必須認大宗之母當媽,這是禮法,也是規矩。

可安氏卻不幹了,在她看來,兒子是她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出來的,憑什麼要給別人當兒子,憑什麼自己兒子當了皇帝,她卻無法母憑子貴當太后。

她卻不想想,你兒子不認人家當父母,人家憑什麼把辛苦打來的江山傳給你兒子,這世上就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白得的餡兒餅。

針對小宗入嗣大宗,要不要該換父母的問題,在前朝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議論。

一群飽讀詩書、恪守禮法的老臣,強烈反對皇帝尊封安氏為聖母皇太后,卻還有一部分溜鬚拍馬之輩,想討好金明軒這位新鮮出爐的皇帝,父母生養之恩大過天,哪有兒子當了皇帝,不尊崇本生父母的道理,如此豈不有違孝道?

由此,前朝分成兩派,爭執不休,主張捨棄小宗,只尊先帝生母玉氏這一位太后的大臣認為:“皇上既已旁支入嗣大統,自當以大宗為父母,要尊崇太后也只能尊崇大宗之母,如此才合乎法統。”

反對捨棄小宗的大臣認為:“父母之恩大過天,我大周曆代帝王都以孝治天下,豈能隨便拋棄親生父母?皇上乃為天下之主,更應該為天下百姓做出榜樣,尊先帝生母玉氏為伯母皇太后,尊生母安氏為聖母皇太后,以全孝道。”

其實,反對捨棄小宗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當皇帝的確應該秉承孝道,尊崇父母,可是他應該尊崇的應該是宗法上的父母,而不是血緣上的父母。

在金明軒以旁支繼承大統的那一刻起,他就是慈壽皇太后玉氏宗法上的兒子,他應該孝順的、應該尊崇的,只有慈壽皇太后一人。

因此,那些反對捨棄小宗的大臣的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但母子血濃於水,做兒子的自然是偏向親媽的,金明軒打心裡也不想捨棄自己的母親,也想給她封個皇太后噹噹,便站在反對派這邊。

然而,金明軒剛登基,羽翼未豐,根基未穩,一切權力都要受制於孝宗、先帝留下來的老臣,根本就不能為所欲為,隨便給自己的母親尊封。

於是乎,前朝就這樣僵持下來了。

前朝為尊封太后之事爭執不休,後宮這邊也因此事波瀾乍起,紛亂不止。

對於要不要尊封安氏為聖母皇太后這個問題,即將榮登皇后寶座的閔氏,打心眼裡是不希望尊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