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吧,這個論文涉及到了混沌不確定性。愛因斯坦的名言是上帝不會擲骰子,也就是說萬物具有不確定性但是又具有規律性。
如果能有一個演算法能根據不確定性推測到規律性,那就是很恐怖的事情。
用玄學解釋就是因果打擊,用科學勉強解釋就是量子糾纏。
混沌是一個非常複雜且玄學的學科,而馬天發表的這篇論文,就是玄學般地提出了一大堆數學公式,可以用這些公式去根據一個物體幾個隨機的座標定位,定位到它的準確位置。
當時Natuer三個主編審稿人看到這篇文章時,也是一團懵,看了一眼第一作者是馬天后,都準備當廢稿退回了。
是恰好研究混沌理論的華人數學物理學家李山石來拜訪身為主編之一的傑伊·佩尼亞,傑伊·佩尼亞閒著也是閒著,剛好給李山石看了一下了。
這也可以說明,馬天的運氣是真好。
李山石這不看不得了,一看就直接震驚當場了。
立刻讓傑伊·佩尼亞列印出來,帶回自己的實驗室研究了。
這一研究就是一個禮拜,直至一個禮拜後,兩眼血紅、頭髮蓬鬆的他才從實驗室出來,找到傑伊·佩尼亞,說了如下一番話:
“這篇文章我用不確定粒子實驗驗證是對的,但是我反而不希望他是對的。”
傑伊·佩尼亞聽完滿臉問號:“李?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麼?這篇文章理論到底是對的,還是有人拿來故意灌水嘗試一下的?”
“當然是對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混沌理論的哪位大牛?他很好的在定位方面把混沌定理邊界圈撕開了一個口子!”李山石斬釘截鐵地說道。
“額…說起來你不信,這個作者我現在都不認識!”傑伊·佩尼亞無語道。
……
李山石走了之後,傑伊·佩尼亞也還是有點懵,不過這個他身為審稿人也習慣看不懂一些大神的文章了,為了更穩妥一點。
他再次找到另一位研究混沌理論的大家——有著“混沌騎士”之稱的費哏鮑姆幫忙稽核馬天的這篇論文。
費哏鮑姆也是看了幾天論文,與李山石在實驗室用不確定粒子測試不同的是,他帶領自己的學生,在學校裡一塊空地畫了一個白圈。
拿著一塊石頭對自己的學生說道:“從現在開始,你隨機找路過的路人把這個石頭往這個白圈裡扔一下,每七個人算一組實驗,把他們的座標給我記錄下來。”
他的學生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導師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還是聽話的點了點頭。
兩天後,當費哏鮑姆把學生做的三十幾組資料匯入到馬天論文裡提出的公式之後,人直接就傻了:“我的天,上帝啊,這怎麼可能?”
因為三十幾組資料,用馬天論文裡的公式推演,8成都是符合的。也就是說,在每組7個人的丟石頭實驗中,透過前面6個人丟取石頭的位置,有8成的機率能推測到第7個人丟石頭的具體位置。
這怎麼可能?
費哏鮑姆的世界觀此刻在崩塌,跟李山石在實驗室做完實驗後的感受何其相似。
馬天論文裡的公式可能是真的,但是他不希望這是真的,因為這樣的話,任何無序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一條真理在操控!
只是現在人類還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