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叔也點了點頭,聲音中帶著一股懇切,堅定道:“麻煩您了羅老,咱們雖然知道這是寶貝,但是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的。您這幾眼就看出了這是寶貝,那是真的有學問。所以,我也想了,您拿回去自然是可以,如果要研究出個所以然,一定要告訴我們!”
小崗村民風淳樸,只要你和他們交心,用真心和平等的眼光和他們交往,他們肯定會以真心待你,這一點在北京城隨著發展也是越來越少的。
隨後楊大叔就抱來了幾個他覺得圖案吉祥,樣式和品質好的木板雕刻年畫,而村長也小心翼翼的把那個族譜開啟。
這本族譜之上,還保留著古時候的韻味,很明顯就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寶貝。
它的外面還被一層紅布包裹著,上面甚至還套了一層透明的防水布料。
村長帶著一股鄭重,小心翼翼的把上面的紅布給揭開,楊大叔的神情頓時變得肅穆了起來。
眾人看著那個扉頁已經微微泛黃的族譜,上面赫然用行楷寫著繁體字。
羅老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怎麼也沒想到這、這居然是正德年朱厚照時修訂的,也就是說這東西第一次有記載正是在明代的正德。
至少從現有的內容上來看確實是這個樣子的,至於在正德年之前是不是用作族譜,已經無從考究了。
羅老一隻手掩蓋住口鼻,儘量不破壞這族譜。
看到羅老對文物如此恭敬,張成的心裡不經感慨了一番。
開啟那族譜,前面幾頁的內容已經看不清了,似乎是沒有文物記載,羅老的神情倒是讓人感覺似乎是看不出事實真相。
其實能從明代一直留存到現在已經實屬難得,若非這是對人家特別重要的東西,羅老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楊大叔猛然想起羅老和自己說過的話,轉而衝著村長開口:“對了村長,剛才這羅老說了這東西好像是一個皇帝的大手筆啊!”
村長嫌棄的看了楊大叔一眼:“叫什麼羅老,應該喊人家羅老先生!一點也不時尚,人家是城裡來的大師父,連你小叔叔我都得尊稱人家一聲羅老先生,你還比能耐了?乾脆我把這位置讓給你,你看看好不好?”
看著他的樣子似乎是很生氣,楊大叔神不住白了他一眼,這小子真的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自己這是找誰惹誰了,還要挨這小子一頓罵,此時此刻的楊大叔真的是滿腹委屈。
“哈哈,楊先生喜歡叫什麼就叫什麼,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好語言的權利。不過有一點,村長似乎說錯了,最開始看出這木板蹊蹺的人,並非是我,而是這位張小友。”
羅老說著還用手做出介紹之勢,看起來十分的認同站在他身側的張成。
村長和楊大叔面面相覷,雖然能感覺出張成有一些本事,但是沒想到他還能得到羅老的認可,兩個人對視之間,似乎想到了什麼,難道這張成是羅老的徒弟不成?
楊大叔趕緊點了點頭:“我就說小張師父看起來也不是個俗人,原來也是在堅定古董裡的內行,所以才能在我那堆破玩意兒裡一眼就看出這幾個包裹的最值錢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