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條漿糊三個字,龍姑婆的臉上露出了極其嫌棄的表情,還以為這小子有什麼特殊的過人之處,結果呢,還不就是個熬漿糊的本事!
回想起自己當年被迫去拜師學裝裱手藝的時候……那幾乎就是要了他的命,他們老闆給他們找了地道的老師傅,很是有水平,這就搞得他師學藝變成了一件辛苦的事。
一開始他天天去裝裱店裡,幹這個幹那個,幾乎就是被人當下屬使喚,就這樣那老師傅還不搭理他。
根本就不相信,他那麼大年紀了,還能靜下心來學習裝裱?這小子怎麼看都不是安安靜靜的美男子才是啊!
學習裝裱,需要守的住心性,耐得住寂寞,不及如此,如果沒有十足的勇氣,很難弄堅持下來。
而一個老師傅要是想要培養一個接班人,更是需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不然人家師父把本事交給你,你卻不能繼承,更有甚者直接撂挑子不幹,那豈不是要老師傅吐血了。
與其浪費時間,倒真不如一開始就認真的檢查一下。
所以張成就是從裝裱店裡的學徒做起來了,一開始就幾乎是端茶倒水、打雜的工作,等到那位老師傅覺得他有點意思了,才開始叫他裝裱技藝,但是但凡要學習裝裱,第一件事就是先做好調漿工作。
那時候張成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甚至可以說是枯燥乏味,那種讓人煩躁的苦逼生活,但凡是個瞭解他的人都會懷疑這小子是不是瘋了,根本就不相信他會在這地方長久的堅持下去。
所以包括那位師父,後來都說沒想到張成竟然可以堅持那麼久。
不過張成那時候也很有心眼兒,一開始上門的時候並沒有說十來學習的,就簡單的表示了一下自己不過就是來搞裝裱的,這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
反正普通的字畫裝裱也不貴,他那時候就想著去看看,就當做是一塊敲門磚就好了,雖然和老闆越來越熟,張成甚至都程門立雪,那老闆還是猶豫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收下了他當自己學學徒。
就先當做是一個免費的勞動力了,再說那時候的張成身上還有一些力氣,就衝著那體格子,也把人給留了下來。
誰知道張成從入門到調漿糊,在到完全掌握裝裱的技藝幾乎就是花費了四年的時間,直到那裝裱店老闆上了年紀,帶著家產回老家去了,張成才去學了別的東西。
原本那位老師傅有意讓張成把店給盤下來,讓他當新的掌櫃的,可是那古董店老闆對他是恩重如山,所以張成也不能幹出這種事來,所以他用志不在此的理由拒絕了那位老師傅。
老師傅也覺得以張成這種人才不能埋沒在自己這個小店,自然也就沒在多勸什麼。
張成也的的確確不想被一個小小的裝裱店給禁錮了生活,他的征程可是星空和大海!
古法制作漿糊,其實有些麻煩的,需要先把一些中草藥熬製成為將至代替煮漿糊裡面用刀的水,隨後才開始煮麵粉,成本來說也沒有很高。
畢竟一個普通的裝裱,誰家能花大價錢來做這種事,所以裝裱用的漿糊也不需要用多麼名貴的材料。
這個時代,常見的製作漿糊的方法主要有水衝、蒸汽、大鍋熬製。
但是這是那種製作方法的原料都需要去筋洗粉,所以比較麻煩一點,張成還想吃點飯然後繼續睡覺呢,所以他今天要讓這些人大開眼界,用直接製漿糊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北方並不常見,大多都是江南和福建一代使用的,這東西只需要在容器里加入麵粉和草藥汁,進過沉澱以後,把那層浮水給倒掉,在加入清水攪拌,不斷地重複這些步驟,等到麵粉開始出現小泡,就開始進行過濾,去除其中的雜質。
等到過濾到一定的程度以後加入清水和明礬,那製作出的漿糊不禁防蟲仿蛀還可以防止潮溼和發黴。
除此之外,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裝裱漿糊不會腐蝕作品上原有的顏色,在懸掛起來的時候,也不會因為氣候和溫度的變化而變質,最重要的是這種漿糊的黏性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兒改變,可謂是好吃一大堆。
然而,這種製作漿糊的配比方法,相對其他的來說也有一點麻煩,草藥水和明礬不能放多了,如果加的太多,那漿糊就會呈現酸性,不利於紙張的保護。
這些可都是他跟著那位老師傅學習的的經驗之談!
看著張成每一步似乎都有跡可循,逐步把這些事給做到盡善盡美。
加入白礬以後,更是隨著加熱進行攪拌,一直到煮熟為止,寸步不離,看起來甚至還有一點煮那個白麵疙瘩一樣的意思呢!
龍姑婆看的之咽口水,在這鄉下老家大多數的人都會在過年的時候調製漿糊,主要是一到那個時候就得寫春聯貼父子,市面上的漿糊都是糊弄人的玩意兒,所以她也會自己親手熬煮,可是現在看來,她煮漿糊的水平比起張成來說可要差遠了,難怪他們老張家的漿糊黏什麼都行,根本就不會掉下來。
一個漿糊煮的好不好,就要看在熬製的過程中,什麼時候會變成透明白色狀態。
張成和張曉萌小的時候,好久沒少和張偉、李淑琴一起煮漿糊,按照張偉的說法,最好的漿糊需要在煮過以後的十天八天,在重新煮一邊,才能使用。
他們這裡北方冬天很冷,如果是南方,放幾天就壞了,哪裡還有其他時間讓你擱置!
“沒想到,你這裝裱漿糊做的居然這麼好?”邱舒羽好歹也是學習美術的,對於裝裱的事情也算是瞭解。
她看著張成在配比的過程中完全沒有猶豫,草藥汁加多少,清水的配比,明礬的重量,甚至於煮漿糊的火候問題和攪拌問題,在他的眼裡似乎都不是問題了。
“沒什麼,不過就是唯手熟爾。”張成緩緩回答道。
這句話並不是他說的,而是交給他裝裱的那位老師傅告訴他的。
龍姑婆不滿的嘀咕著:“又這麼好的技術,還藏私,這老張家人真不講究。”
張成連抬眼都懶得抬,直接開口:“這可是我們家祖傳技術,哪裡是一些阿貓阿狗都能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