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敦化坊給攻陷,不過,有意思的是,此時的敦化坊中百姓都沒影了,全部都被轉移走了,武則天大怒,直接下旨判定所有敦化坊的百姓都為叛逆。
隨後武則天開始宣讀遺詔:“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制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后處理決斷。”
群臣上諡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
兩天之後,安葬在乾陵。
並且隨後就讓李弘繼位,成為皇帝,只是李弘剛剛成為了皇帝之後,就直接被被軟禁在皇宮中,不得預聞政事,開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他不但不能隨意出入宮廷,甚至在皇宮中也不能自由行動。
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已經將李弘視為自己的絆腳石了,所以武則天已經擁有了垂簾聽政的權力,但是他還是不知足,現在武則天已經想到了皇帝的寶座。
所以這個時候,她突然發現,孩子們變成了她最大的障礙,從愛到恨只需要一個念頭,親情什麼的,根本不重要。
隨後武則天直接將李弘和自己的所有孩子都給軟禁了起來,跟著為了清洗朝廷,武則天下令製造銅匭(銅製的匣子,類似於檢舉箱、報冤盒),置於長安宮城前,分為延恩(獻賦頌、謀求仕途者投之)、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伸冤(有冤抑者投之)、通玄(言天象災變及軍機秘計者投之)四匭,隨時接納天下表疏。
此舉廣開言路,就是為了故意的清洗那些擁唐派。
武則天為監察宗室與大臣,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臣下不得私自審訊,國家都會向其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果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
其中只要告李佑造反者全部升官,這個時候,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人透過告密被授予掌管制獄的官職,形成“酷吏政治”,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獄,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嚴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於是“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大臣們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訣別。
.........................
“聖旨到...!”
“噗...!”
一隊從長安風塵僕僕而來的宣旨太監,直接被斬殺,一共十五人,全部被一刀割喉,乾淨利落,沒有一點的拖泥帶水。
李佑這個時候,從帳篷中走了出來,眼睛之中還有淚水,隨後就聽李佑下令:“全軍回京...!”
高句麗境內留下了五萬軍隊,其餘的三十萬唐軍開始有序的回京,十分讓人奇怪的人,李治已經殯天的事情已經傳至了全軍,但是此時的大唐軍中沒有一點的異樣,這是很不科學的。
因為要知道,李佑已經被武則天下旨定義為了造反者,只要殺了李佑可以封王,但是唐軍之中卻沒有一個士兵有這個心。
反而李佑的命令一下,軍隊就好像如同一個恐怖的戰爭機器,沒有任何阻礙的就轉動了起來。
“殿下,要節哀呀...!”
蘇定方,薛仁貴等將領都來到了李佑的身邊,因為李佑的雙眼已經說明了李佑的痛苦,所以大家一起來寬慰李佑。
這邊李佑也是點點頭:“本王也沒有想到,自己和陛下居然天人相隔了,更沒有想到,武媚娘居然成為了太后,還節制了全國的朝臣,本王也成為了造反的叛逆,真好啊,可知道,你們只要有一人拿下本王的頭顱,就可以到武媚娘那裡封王呀。”
說著,李佑笑了起來。
但是在場的所有的武將全部跪地喊道:“末將不敢...!”
“哎...!”一聲嘆息,李佑微微的道:“知道你們不敢,只是說說而已,本王也不知道做錯了什麼,都起來吧...我們回京,去會會那位武媚娘,本王倒要看看,她到底想要對我李家的大唐江山如何?”
說完,李佑走進了帳篷。
李佑回京的訊息傳回了長安,武則天跟在後面立即下旨,號全大唐的將士一定要奮勇殺敵,任何斬殺了李佑的人,可封王,賞金十萬。
這些獎勵不可謂不豐厚,但是讓武則天沒有想到的是,李佑三天之後到達幽州,幽州刺史率全城兵丁出城親迎李佑,根本就沒有想要和李佑動武。
不但如此,雲州,代州,太原府,瀘洲,汴州,洛州,蒲州,直接到了長安...一路上李佑是暢通無阻,武則天不停的在長安皇宮中下旨,封王,十萬金,到給公主,到給王土,武則天將能給全部都給了,可是還是沒有人敢攔李佑。
特別是李佑到了長安的當天,那些武則天的人全部四散逃命,武則天自己也是慌了,她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什麼那些軍隊不打李佑。
自己已經開出這麼高的條件了,為什麼那些軍隊沒有一個敢對李佑動武的,甚至李佑到了長安之後,自己本來的心腹都全部逃離。
到底是哪裡錯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武則天想不通呀。
不可否認武則天很厲害,但是武則天能坐上皇帝的位置,多多少少裡面有很多的運氣成分,武則天坐上了皇帝是因為李治,長孫無忌幾乎將有一點能力的李家人都給整倒了。
跟著李治反手又將長孫無忌給整倒了,讓武則天的人把持著朝政,所以武則天才能順利的控制這些人,更重要的是,李治那個時候還在,有李治在武則天就是正統。
可是現在李治殯天了,大唐的皇族又沒有亡,傻子也知道該怎麼辦,還有一點就是李佑的名聲太響了,以前他就是齊王,後來是天策上將。
更重要的是,人家是太宗第五子,前面的嫡子死光了,那皇帝的位置就是李佑的,這是民心所向,武則天是更改不了了,只要認為自己是唐臣的,怎麼可能會將自己的命運交到一個姓武的手中。
更何況這位姓武的還告了一個舉報的措施,所以沒有人會跟著武則天。
李佑站在長安城外,微微得嘆息了一聲,這個時候,于志寧,上官儀等宰相還有百官都來迎接,看到李佑之後,百官都跪了下來,那是哭泣不已,要知道這個武則天可是將百官給害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