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將由五位業內頂尖的鑑畫師來評估。”
馬修賢語氣平淡的說了一句。
這時候,大廳後方的內門走出了五人,年紀介乎四十至六十之間,表情各異的來到桌子的後方。
葉天生打量了下幾人。
從他們的肢體動作,以及渾身散發的氣質,都有種淡定從容的大師風範。
馬修賢向五人拱手道:“有勞五位了。”
五人皆是含笑道:“馬老不必多禮,只不過是舉手之勞。”
“諸位都是一等一的鑑畫大師,若沒有你們到場掌眼,比試結果恐怕難以讓大家信服。”
馬修賢頷首微笑。
因為上局敗方姜長治,所以先看他的畫作。
五位鑑畫師戴上手套,接著開啟了裝著畫作的錦盒,然後仔細端詳起來。
隨著畫作的展開,葉天生餘光也能輕易掃見上面的畫像。
葉天生僅是這麼不經意間的一瞥,卻不由自主的暗道:“好畫!”
這是一幅絹本設色畫,它的名字叫《溪岸圖》,出自五代南唐繪畫大師董源之手。
董源,字叔達,洪州鍾陵人,擅於山水畫,兼工人物、禽獸,乃是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與李成、范寬並稱“北宋三大家”。
董源的筆力沉雄,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
傳世畫作不多,但他的山水畫對後世的文人畫影響巨大。
《溪岸圖》是早期華夏山水畫的稀世名品,目前收藏於米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半晌後,五位鑑畫師相互交談,時不時指著畫作某處。
漸漸地,五人討論得越來越激烈。
他們有的情緒突然激動,有的面露欣喜,還有的搖頭讚歎。
過了許久,馬修賢忽而出聲問道:“請問有結果了沒?”
五人像是沒有聽見馬修賢的話,依舊爭論得面紅耳赤,甚至手舞足蹈,應該還沒有達成共識。
“下筆方式、紙質、墨質來看,該畫作應該就是董源的真跡。”
“確實是五代末期或北宋初期的作品,但其是否為董源的親筆還不確定,只能認定其畫風承襲董源。”
“你們通通不對,雖然畫工極為逼真,卻並非董源的真跡,而是著名書畫大師張大千偽造的贗品。”
張大千作為近代名氣最盛的大畫家,同時也是造假功底達到爐火純青的佼佼者,被稱為“藝術界的造假大師”。
據傳他臨摹的一幅假畫,竟然拍出一億的天價。
臨摹向來是古畫造假最主要的一種方法。
畢竟,其他造假技術還能看出破綻,不過用臨摹來造假,對畫師的功力尤為講究。
技術高超者,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終於,五位鑑畫師有了結論,其中一人站出來作為代表。
“馬老,經過我們嚴格的鑑定,這幅《溪岸圖》看不出任何造假痕跡,除非利用現代軟X光機,對這幅畫進行全面的拍攝,或許才能顯現一些線索。”
“因而我們一致認為,此畫的造假技術接近於完美!”
此話一出,頓時引起場內一陣驚呼。
不少人紛紛上前觀看,試圖找出這幅畫作的一絲破綻,打臉眼前的五位專家。
只是他們很快便垂頭喪氣的退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