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家今年要過鬧熱年了。
兒子海海有了大出息,在城裡開起了大公司,賺大錢,令村裡所有人都羨慕。女兒、女婿、外甥今年都要回老牛家過年,這讓牛二是既興奮,又激動。
除了置辦年貨外,他還提前一個月就拉著春蘭在城裡街上狂逛,倆老口各自買了兩套新衣服,準備春節時穿。其中,牛二整了套唐裝,喜歡的不得了,只要沒事時就拿出來曬曬,自我欣賞一番。他想,大年初一,他要閃亮登場!
過年的日子臨近了,小美最後一個到家。這是老牛家三年來,第一次大團聚。海海也相當配合牛二,把過年、團聚的氛圍搞得濃濃的。美海公司裡張燈結綵;鄉下老家裝飾一新,紅紅火火,年味十足。
牛二喜歡熱鬧,海海就順從他,搞了兩次年夜飯。
一次是在大年二十九晚上與美海公司20多名員工們一起歡度春節。公司員工幾乎都是年輕人,嗨得起、瘋得起、鬧得起,讓牛二、春蘭跟著一下子年輕了好幾十歲。
但唯一令牛二感到遺憾的是,當年輕人把身穿唐裝笑得合不上嘴的他推上講臺,請他為大家發表新年賀詞時,他沒準備好,半天開不了嗓,握著話筒的手不聽使喚地高頻率晃動。最後還是春蘭解圍,搶過話筒,對大家喊了兩句:“大家新年快樂!吃好喝好!”。
事後,牛二怪春蘭搶了他的風頭,他說:“就這兩句話我也會喊。”
春蘭反問道:“那你為啥子半天都不喊吶?”
牛二不服地:“當時喉嚨裡堵著東西喊不出來嘛。”牛二的回答惹得一家人鬨堂大笑。
另一次年夜飯是大年三十回鄉下老家過的。放鞭炮、燃煙花,一家人其樂融融。
按照鄉下的習俗,初二過後就開始輪番走親戚、串門,請春酒。牛二在鄉親們的奉承下,又有些飄飄然起來,他想顯擺、顯擺,在家裡請大家吃春酒,讓全村的村民都到他家裡來鬧熱兩天。
從初五開始,老牛家白天擺“流水席”,眾鄉親喝酒划拳,晚上爆龍燈、放焰火,熱鬧非凡。全村的人都圍著他家房前屋後轉,十里八鄉都傳開了。
牛二一天聽到的恭維話比十年累計起來還多,高興得從早到晚都合不上嘴。春蘭、小美、海海也跟著找樂。只有秀秀非常反感,她覺得找錢不容易,不應該這樣亂花。
牛二和海海辯解:“找錢就是用來花的。”
“俺爸是致富不忘眾鄉親。”小美也用玩笑的方式支援家裡“請春酒”。
秀秀犟不過一家人,說他們忘本,賭氣拉著老公、牽著兒子大年初六,一大早就出門去重慶公婆家。海海好心叫人開車去送,結果也被秀秀攆走了回來。
請完春酒,海海和小美在鄉下待著,感覺有些無聊,便跑去山神廟拜神,海海去還願。
一路上,海海把去年到山神廟許願的事吹得神乎其神,把“二郎神”的靈驗度說得活靈活現。
“哇!這麼多人啊!”小美忍不住叫了起來。
只見山神廟,門庭若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進出山門。小美兩歲時,春蘭躲計劃生育帶著一家逃到這裡生下海海,在小美模糊的記憶中這裡就是一個嚇人的破廟,沒想到二十年後居然火成這樣。
“姐,我沒騙你吧。”海海得意。
其實,今天山神廟的香火旺盛程度也遠遠出乎海海的意料。這與他上次來朝拜相比,不知熱鬧了多少倍。
姐弟倆擠進廟裡,虔誠在菩薩面前逐一磕頭上香。
“奇了怪!”山神廟都走完了,海海卻沒見到他的保護神——二郎神
“二郎神跑到那裡去了?”海海攔住著黃色袈裟的老和尚問。
老和尚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本廟為‘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祖及弟子。沒有你說的‘二郎神’。”
“不對。我上次來他都還在,是一尊石雕像。”海海進一步提示。
“哦!你說的是那位小神,我們已經將他請出了寺廟。”老和尚好像有點印象了。
“那‘請’到那裡去了嘛?”海海關心。
老和尚仍慢條斯理:“我們請他時,他石身損毀嚴重,應該送去石粉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