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7章 已經有了

林樓找到吳委員,把事情這麼一說,吳委員立刻表示了贊成,“這是好事兒啊,這些可都是世界聞名的建築大師,能請一位到咱們學校來交流,就很不容易了!現在有這麼多位要一起過來,確實值得大辦特辦!”

這要是換成物理界,就相當於把索爾維會議那張照片裡的大佬,叫上十來位一起到清華大學開會,這絕對是學術界的一場盛事。

“走,咱們這就去找校長,今天就把事情定下!要準備場地,要做好接待工作,這些工作可都得儘快開始啊!”說著吳委員就準備起身。

“吳老師,您看這次有這麼多位大師一起過來,要是隻聊我的設計,是不是有些可惜了?咱們要不再多加一個議題,講講您的《廣義建築學》?相信他們肯定也非常有興趣!”吳委員幫了自己這麼多,林樓也想投桃報李。

而且吳委員的《廣義建築學》也確實有這個分量,值得專門拿出來和這些大師交流一番,讓他們也感受下,中國建築界可不是隻有自己啊。

能在如此多的大師面前宣講自己的理論,這個建議讓吳委員很是動心,但是想想他還是搖頭拒絕了林樓,“小樓啊,你這份心意我領了!不過這些大師都是衝著你來的,我在中間摻和算什麼事兒?”

“而且,一次會議有一個核心議題就夠了,你的海東博物館專案,值得拿出來說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沒必要再把我的東西加進去,而且我那本書還沒有完成呢,還會等完成之後,再和他們交流吧!”拒絕的時候,吳委員其實還是有些遺憾的。

因為他也知道,這些建築大師平日裡都非常忙碌,下次再想把這麼多位大師召集到一起,可就不太容易了,但是他依舊選擇了拒絕;因為他覺得,這是一次將中國的年輕建築師推向世界的好機會,自己不應該干擾。

林樓又說了兩次,吳委員堅決不同意,說得多了他還有點煩,“好了好了,趕緊去找校長吧,再不去人家就該下班了!”

林樓只好作罷,跟著吳委員一道找到了校長,現在清華的校長是張孝文,五十年代畢業於清華機械製造工程系,初期從事金屬材料教學及研究工作,七十年代初開始轉攻新型陶瓷材料,去國外交流回國後,先後擔任清華化工系的系主任、副校長,前不久才接任校長一職。

張校長主要研究方向是電子陶瓷,包括顯微結構特徵及研究方法,精細結構與效能關係,電子陶瓷的缺陷化學,複合鈣鈦礦結構材料的有序無序轉變及其對弛豫鐵電材料特性的影響等,成果頗豐,在國內外屢獲大獎。

他在擔任校長期間,主持了清華的教學改革工作,團結師生推動學校在穩定中發展,推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各項改革和建設,推進學科結構的拓展,為使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立足於國內作出重要貢獻,大力推動科研工作,高新科技有較大發展,科研專案、經費、成果和獲得國家級獎勵的數目均有較多增加。

張校長一聽說有這種好事,馬上答應下來,“我雖然不懂建築,但是貝大師的名字還是聽過的,那幾位大師倒是沒聽過,不過吳老師你這麼推崇,想必也是建築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這些世界一流的建築師願意來清華做客,我們當然歡迎!”

“這次交流會究竟該怎麼辦,你們建築系拿主意,學校全力配合,不管場地、經費還是人員,你們只要提出來,我們儘量滿足!”剛上任就遇到這種好事兒,張校長也挺高興的,這種世界頂級大師同時出現在清華,確實值得看重。

“哈哈,這下北大又該嫉妒了!”辦公室裡,有人習慣性地又開始和北大進行對比了,這兩個學校之間的較勁可是老傳統了。

“要辦的熱鬧一些,不過經費還是儘量節省吧!學校眼下也不寬裕!”林樓勸說道,清華北大每年的經費在全國所有高校裡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由於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侷限,絕對數量依舊無法滿足學校發展的需求。

“就算再緊張,這種事情還是要稍微放開一些的,而且別的不說,就你們兄弟倆每年給學校捐的錢,都夠辦多少次這樣的活動了?其它院系要是有意見,讓他們也請大師過來啊?只要他們能請來,我們同樣支援!”

林樓、林橋給清華捐款的事兒,學生們不知道,這幾位領導可是清楚得很,人家每年給學校捐這麼多,現在要辦活動了,學校怎麼好意思小氣?

哎,看看人家,既能在學術上搞出大名堂來,還能給學校捐款,要是多來幾個像林樓、林橋這樣的學生,那咱們學校就厲害了。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琢磨的人就笑了,這樣的學生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看看全國上下,除了他倆,那還有第三個啊?清華有了倆,還能不知足?

有了學校的支援,吳委員馬上就開始安排人進行組織籌備工作,其它建築設計單位和院校聽說之後,也趕緊和清華聯絡,這種和大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可是太難得了,你們一定要帶上我啊!

然而想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把學校最大的禮堂騰出來,那也不夠用啊,吳委員只能給每家單位限制名額,同時強調,青年建築師必須佔據一半兒以上。

這種交流學習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他並不想讓這次寶貴的機會成為某些人刷資歷的舞臺,年紀太大的話,學習能力已經跟不上了,遠不如讓幾位年輕的建築師過來參加,他們未來的道路還長著呢,說不定在交流之後就能得到長遠的進步。

經過一番緊張的籌備,貝聿銘、磯崎新、黑川紀章、安藤忠雄、格姆鮑贊巴克、伯納德屈米、弗蘭克蓋裡、扎哈哈迪德等或是已經功成名就,或是正在成名前夕的建築大師陸續抵達北京,到香山飯店入住,等待著會議的開始。

到了會議開始那天,整座清華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大禮堂裝飾一新,學生們列隊歡迎這些大師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