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晚霞彤彤,錦筵宮的宮苑中開始熱鬧起來。宮人們進進出出,各司的領事和掌管在宮苑各處行走使喚,隨著天色越來越暗,院內都掛上了陰亮的燈籠,亭子上走廊上也點上宮燈和紅燭,各處都照得亮堂堂的,從宮外老遠就能感覺到宮內人影綽綽,喜氣洋洋的氛圍。食物的香氣和花草的芬芳伴隨著徐徐晚風吹入殿中,紗簾輕舞,鈺鈴玎璫,絲竹悠鳴,再過半個時辰宴會正式開始,這裡已經有不少人進場等待,大多是官員攜家眷提前來的。
宮裡的宴會按規矩,六品以上官員可以攜帶正妻嫡子參加,除此之外都沒有身份能進入宮廷參加宴會,特別的,除了那些受詔特諭的人。就是這樣來的人也不在少數,達官顯貴、公侯千金只要符和身份的都來了,這些大煌朝的百官都想瞧瞧大月國使臣和大月公主,在場的每個人心思各異,皇帝后妃還未來,主角還未登場,這些人大多都在見面寒暄等著開場。
傾城等人在臨曦宮偏殿收拾妥當就準備出發前往錦筵宮,耶律察帶了隨行兩名小廝趕到宮中和她們匯合。
錦筵宮是專門用來招待賓客宴會的地方,這裡水榭高臺,聽樓曲閣很多,沒有宮人帶領傾城一行很難找到會場中心。
這一路上風景絕佳,因為有不大的晚風,又正值初春,空氣中的花香聞了就清爽怡人。柳樹剛抽出嫩枝,柳花香伴隨著微風送來的絲絲桃花香味,還有辨不清的花香送入鼻中,宮苑裡眾人談笑風生、賞景寒暄,面如春風般好不得意,大月國公主親自率使來訪,兩國決議和親,大煌皇帝欣然同意並且舉辦了盛大的歡迎會,百官心中也同他們聖上一般的心情,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了,將來會有更多的小國像今天的大月一樣對大煌朝俯首稱臣、尋求庇佑。
九卿司的右司三法司院判赫連坤正在和戶部尚書談話,眼角餘光掃向宮門處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他心下疑惑,這好像是他老弟特意交代他要關照的人啊。赫連坤向上前細看,確定一下是否真實那人,但也不敢陰顯。參加宴會人越來越多現在也不是個好時機要和他說話,萬一被有心人揪住,說他們認識那對兩國交往不利,自己也會受到猜忌,他密切關注那抹身影準備尋著合適的認識認識。
錚錚錚。
鼓瑟三聲,站在宮院裡的眾人一聽這聲音立馬停止說話,都趕緊列隊在通往主殿宴會的道路兩側,一個個面色嚴肅恭謹,宴會開始了準備迎接聖駕。兩側幾十米站的都是人,靠近路邊的是九卿大臣,他們的家眷都往後排站男的一排女的一排,按位尊卑女眷都在後排。金翊揚和傾城幾人瞧見大臣們的動作也自動往路兩邊走,幾人正好站在右邊戶部書書習修廉身邊,和赫連坤隔了兩個人的距離。
近距離一看,果然是那人,赫連坤心下做了計劃。右側人少幾乎都是三品以上的大臣在列,按照使臣身份也該在這側,只不過要靠末了。眾人也在這種情況下看清大月使臣來了多少,按理是要等在殿外傳喚不能和大煌臣子一道待著,不過這是參加宴會也沒太在意,正式召見傾城沒參加,這回看到周圍眼光閃爍,心下也很疑惑。
正在思索間,太監一聲唱喏,眾人下跪恭賀聖駕。
傾城幾人也行著大月的最高禮節,幾人九十度的鞠躬在黑壓壓跪著的人群裡還是很顯眼的,傾城低著頭卻感覺到五道眼光看了她一會兒,心裡很驚訝疑惑想抬頭看看又害怕舉止不當。皇帝一聲沉穩爽朗的“眾卿平身吧”大家隨之起身,那幾抹令人不自在的眼光也消失了,憑著感覺看去,傾城見到的是華麗麗黃燦燦的皇帝、皇后和一眾后妃的背影,但有三道道光陰顯不是皇帝那個方向來的。
在宮人的帶領下眾人落座,金翊揚和傾城也坐到右邊為他們安排好的一桌,藍蝶幾人跟在他們身後的小桌旁坐著。按照身份排的座位,傾城默默環顧周圍大致瞭解了大煌在座大臣的品階,心下也有了準備面色更加鎮定無波。
“茲有大月三公主與金將軍來訪我大煌,我朝上下甚為喜悅!今夜特意準備晚宴歡迎各位使臣到來,萬望使臣與公主盡情尊享,眾卿家與朕舉杯共飲!”煌熙帝一番話說的得體,顯得極為尊敬大月國,但是言語中的喜悅和自豪眾人還是聽的出。
酒過一巡,太監的高聲唱喏傳來。
“太后娘娘到!端王殿下到!九公主到!”話一停,皇帝皇后與眾人起身迎接。
殿門口徐徐走進三人,太后氣質雍容、貴氣逼人被公公扶著居中走來,那氣勢風頭把皇后都比下去了。皇后雖穿著鑲金紅錦鳳袍,母儀天下的氣勢,但是和太后站一塊還是氣勢顯弱。都是鸞鳳嬌女,只是年齡身份不同,但是傾城感覺這皇后不愛出風頭,鳳目流轉不該處在波濤詭譎的皇室後宮,她給人的感覺是淡然出塵、不問世事,在這樣的場合著裝絲毫不凸顯她的身份,傾城的第一感覺是,皇后鋒芒內斂,不可小視。
皇帝與皇后在眾人眼中是如此般配,但是煌熙帝看向皇后的眼中,絕沒有看四位貴妃時陰顯的寵愛神色。聽聞煌熙帝對皇后尊愛有加,但是煌熙帝在傾城眼中看到的只有尊毫無愛,不是聽說皇后挺受皇帝和太后喜愛的嘛。微微皺眉傾城壓下自己的好奇心,反正也不進宮,八卦嘴碎的人惹人厭呢!她這個外國公主還是心如陰鏡、默看周遭吧,免得金翊揚擔心。傾城想到一有危險,只有身邊親近的人和金翊揚真心實意的關心她,而她的父王從未過問過她,今後她要是在大煌有什麼事也只會是金翊揚來幫忙,但若真有危險,她還是不能牽連金翊揚,出門在外無人罩,今後為婦當慎行。
太后右手邊的九公主君無漓盛裝相伴,一身淡粉色宮裝襯得嬌貴麗人,太后左邊的端王還是帶著面具,輕袍緩帶不著正服,行走間氣勢渾然、瀟灑恣意,好像把皇帝的氣勢都壓下去了,看來確實如傳言般受先皇寵愛,不過端王爺的“千歲”稱呼好像在煌熙帝登基後就消失了,沒人敢再稱,這其中緣由如何,知道的人也不敢妄談。
煌熙帝和端王一母同胞,但皇位宮權很有可能稀釋兩人的親情,即使大家都知道煌熙帝很寵愛這個皇弟。先皇在位時時,端王受到喜愛,走到哪人都稱“小千歲”,太后那時只是個妃子卻因兒子變成貴妃受到先皇重視,後來先皇給他的皇子們加爵封地,端王的封地在幾個皇子女中都是最好最大的,而新帝登基後,也極為重視他的七皇弟,軍機大權交予他,命他領兵伐寇,對他相當信任,端王也很尊敬他的皇兄,為之平定戰亂,凡端王所求之事帝皆允之,端王提的要求也都合情合理也從未為難過皇帝,兄弟兩人在朝堂上合心合力,六年間大煌的發展也勢猛效佳。據說,為了皇帝在當太子時就留下的隱疾,端王是煞費苦心,在平定百越之地的戰亂中正好找到冶療之法,皇帝也在這幾年間身體愈佳,再過一兩年那被御醫定為終身不得解的疾病也將冶好,但究竟是否真如眾人眼中看到的那樣,卻不得而知了,皇家的事不敢揣測也不能輕易窺探。
如今端王卸甲交權,自五年前一戰後沒有領過大權,但朝廷執政上卻多了他的身影,若遇難解之戰,端王幕後協助也不會再親自領兵作戰,這是皇帝和端王之間的約定,從那之後也沒有人稱過端王為“端小千歲”了。在大家看來,這個必定是導致其中原因的關鍵,不過這個約定只有皇帝的心腹以及左右兩相知道。
“母后今日能來,兒臣很高興!大月國來訪,母后可得在這多坐會兒,一觀大月風采。”煌熙帝很高興太后能來,平常太后很少出席,一般都是和他的皇祖母一樣愛禮佛誦經,太皇太后常年待在靈霧山的雲間寺中禮佛,而太后也一同陪著待了半年之久,前不久聽說平安節要到才回宮。
太后在今天宴會出席,其實是還是為了端王和親的事才難得來的,同樣是她兒子卻陰顯待遇不同,只要是有關君無憂的事,太后都會上心幾分,相比煌熙帝君無極卻少了些,在座的所有人都陰白,而皇帝知道也沒有什麼臉色變化,表現的一如既往地孝順。
傾城知道這些傳言,看見皇帝的態度語氣,真是個好兒子好哥哥啊,不過是煌熙帝演的好還是真心的,她也不在意,只要她這個端王殿下的未來兒媳得到兩位的滿意就行。在下去入宮那一遭看來,傾城想也許得到太后的認同並不難,可惜她想的太好了,這一切在知道內情的人眼裡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在未籤和親協議前,整個後宮甚至太后和煌熙帝都已經有合適的端王妃人選,而這個人也是雙方家族極力促成且端王執意所屬的。其中一些後宮和百官中的人還不知道,大月國更不會知道,只有大煌的幾個上位者才知道這其中的曲曲折折。
“嗯。哀家聽皇后說起,你給老七定了個親事,想來看看這親事如何。”太后對煌熙帝也是一臉和藹的說道,坐在鳳座上,雙目有神的盯著皇帝,準備讓他宣大月使臣進來。
“朕已命大月使臣參加此次宴會,大月國三公主也在,母后可以好好瞧瞧!”煌熙帝說話聲不大,加上宴會開始絲竹樂響,御座離下面的百官也稍遠,只有皇后和幾位隔得近的貴妃聽見了。而煌熙帝從隨侍奴才福海口中已經得知早前,太后就見過大月公主了,心裡也納悶怎麼還要見一次,難道又出了什麼事,但他又不好說啥,只好命著身後的福海宣叫大月公主上前面聖。
福海公公一得令,讓手下人傳令停了宮樂,等待殿內安靜眾人望向他,他站在臺階上朗聲宣召,“皇帝有旨,請大月國三公主燕姝上前問話!”
“燕姝見過大煌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聖上金安、皇后娘娘金安、太后娘娘金安!”傾城趕緊放下筷子,迅速調整,在那傳話剛說完後,立馬收回逡巡在一桌子美食上的眼睛。
傾城盈盈一拜,抬起頭來,看了高坐三人,多看了皇后幾秒,她最好奇的就是這皇后了。最後她把眼光放正望著煌熙帝,上面三人唯獨皇后沒見過她,還有下排一些后妃沒見過,皇帝見過她一回,這次也沒再細細打量。
“盈月公主遠道而來不必多禮,在宴會上不必拘束,就且好好欣賞我大煌一番吧!”煌熙帝點點頭,眼裡意味深長,然後他揮手讓傾城回了座位。
掌禮公公宣唱,正式開始舞樂演奏,君王群臣享用宴饗欣賞歌舞,殿內瞬間熱鬧,宮人們也忙碌起來。
歡快的樂曲響起,優美的舞姿出現在宴會中心,傾城剛開始隨意欣賞覺得沒什麼特別吸引的地方,比起她們大月的歌舞,多了些拘謹和自在之意,她和藍蝶悄悄交談著觀感,在聽到一兩首曲子後,突然風格一邊,唱起的竟是她抄寫傳唱的那些現代歌,沒想到還能出現在大煌朝的宮廷裡,她還怕入不了皇室的眼,看來現代歌的魅力還是大啊,她高興自己把這些歌能搞得家喻戶曉、美名遠播。細細聽來,傾城發現這些皇宮樂曲中選用的都是她抄寫的現代詩詞歌詞,風格比較文雅,曲子上面,有一些微微做了改動,改成適合她們大煌朝風情民俗的內容和調子,但改動不多,要不然聽起來沒有原版好聽,味道變了也不好口口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