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武松來也 第84章:同宗兄弟

陳道前,正是在杭州駐泊過的神衛軍右廂都指揮使。

話說陳琦和陳道前本就是族兄弟,陳琦本名陳道業,在拜入無涯子門下後,才改名陳琦。

二人的祖父曾官拜尚書右僕射,所以陳道前得恩蔭入仕。而陳琦卻無心仕途,一心求武問道,入豹林谷十年不出。

如果不是父親過世,陳琦又無兄弟,他是不會回到汴京,接手了這雲涯茶樓的生意。

陳琦和陳道前同宗同輩,自小就有來往。雖一個為商,一個為官,但二人身為士族子弟,都身懷報國之心,對朝廷一味屈膝求和早已心生怨憤。

在杭州接到北上勤王的詔令之後,陳道前率大軍一路疾馳,終於趕在金軍合圍之前抵達汴京,成為京城內為數不多的禁軍之一。

宣化門陷落之後,陳道前帶兵在北城和金軍激戰一日,才被迫放棄外城城牆。而他負責防守的陳橋門和景陽門也是最後失守的城門。

如今,趙官家已經投降了。但陳道前卻不願做個亡國之臣,更不願做個不戰而降的將軍。

陳道前想不明白,官家為何不戰?不戰的理由也許不少,但能戰的理由卻更多。

汴京的內城還在,不僅城防足夠堅固,城內宋軍也還有五萬之眾,而能戰的百姓更是以十萬計。

而在城外,且不論各地依然有勤王之師正在趕來,就是在河東、河北也依然有數十個州縣在宋軍手中。

金軍雖然以東西兩路大軍直搗汴京,才有了今日之圍。但他們依然是呈孤軍深入之勢,只要重新奪回在黃河以北的幾座重鎮,就可以一舉切斷金軍的補給線。

內城未破,疆土尚廣,士卒可戰,民心亦可用。陳道臨就是不明白,這官家如何就降了?

這其實也並非陳道前一個人的想法,而是眾多武將的共識。

只不過,在這個文官當道的時代,卻輪不到他們做決定,甚至連面聖進諫的機會都沒有。

陳道前一家世受皇恩,五世為官,三代為將,他不甘心到自己這一輩,卻要在韃子面前稱臣。

於是,陳道前召集了十餘位不願屈降的將官,密謀起事。

陳道前知道自己改變不了官家已降的事實,但他卻可以逼迫官家放棄這個事實。

所謂兵行險招,在眼下這個時候,倘若不出奇兵,恐怕很難挽回局勢了。

他的奇兵之計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殺掉金軍主帥之一完顏宗汗。只要完顏宗汗一死,必然激怒金人,到時候即使官家不想戰,也只能戰了。

陳道前今日前來,就是想和陳琦謀劃刺殺完顏宗汗一事。因為他知道,陳琦身藏絕頂武功,也心懷不降之心。

但要想刺殺金國主帥絕非易事。

對於胞弟這個大膽的計劃,陳琦也覺得是一個不是法子的法子。只是要想闖入金人的中軍帳內刺殺主帥,自己也並無多少成算。

不過,在遇到武松之後,陳琦卻突然眼前一亮。尤其是在武松的武功並未因毒而廢之後,他更覺得這是天賜此人。

陳琦沒有多想,當下引著陳道前來見武松。畢竟,能拿著師妹玉指環的人,應該是可信之人。

眾人相見,陳道前差點拔劍。

武松他自然認得,雖然只是在李夢權的夜宴上見過一面,但一拳擊退袁淳風的一幕,陳道臨又如何能忘。

待聽完了事情的前後原委,陳道前才知道,當日大鬧杭州府衙的原來是陳琦的同門師妹,而武松也是一位抗金殺敵的好漢。

這也怪不得陳琦。

陳琦離開豹林谷時,柳如煙才入谷不足兩年。雖然離谷之後,陳琦每年都會回谷拜望恩師,但小師妹去杭州一事,無涯子卻並未向他提起。

他只知道小師妹是奉師命出谷,此後也再未相見。這別已是七年有餘。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