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張牧又參觀了下面的幾處鍛造廠房,基本上每個鍛造臺都是一到兩個師傅指揮三四個徒弟在那作業。
“主君,這些人都在製造長矛,像這麼一組人,根據熟練度,每天可以組裝三十到五十杆不等。”夏禹武介紹道:“為了加快鍛造進度,我們有專門的矛頭鍛造廠房,採用的都是鐵模法,一次澆築可以做出五百個矛頭,然後加以打磨,就可以組裝了。”
“矛杆部分採用的是椆木,由木工切割加工、打磨後,在配以竹片包裹,外加鐵片固定,最後塗抹漆料防止腐蝕。”木工主事:陳鳴說道:“如此製造的矛杆,不論是任性、硬度都十分出色,還可以很好的抵禦敵軍武器的劈砍,另外我們還在矛頭的位置加裝了紅纓。”
“哦~?這東西有何妙用?”張牧一邊聽著介紹,一邊拿起一杆成品長矛掂了掂分量,感覺整體重量在十五斤以上二十斤不到的樣子,仔細端詳半米長的三稜形矛頭,它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顯得十分鋒利,再往後就是一大團紅纓,彷彿一團烈火在燃燒,又好似敵人噴灑的鮮血迎風舞動。
“主君,別小看這紅纓,它可以防止敵人血液倒流,導致戰士無法抓握矛體。”陳鳴介紹道。
“不錯!”張牧點了點頭說道:“你們很用心!”
張牧由逐一巡視了:盾牌、鎧甲、戰刀、弓弩、標槍、手斧、匕首、箭矢等生產廠區,無一都是分割槽、分塊進行生產,採用的也都是流水線式的管理方式,在三位師傅的智慧下,還在每一個武器生產製造的環節中,對於製造者的名字都有雕刻,其中還包括了質量稽核把控的三位主事,夏禹武、陳常同、陳鳴三人的名字,可以做到責任落實到人頭,避免武器粗製濫造,給士兵在戰場上帶來傷害,對此張牧大家讚賞,隨後給三人每人賞了五十兩白銀,以示鼓勵。
“我很欣慰,看來我講這裡交由三位打理的決定是正確的。”張牧誇讚道。
“謝主君!”三人異口同聲道。
“在今後的生產當中,有什麼問題,要及時反饋。”張牧說道:“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主君,隨著我們的發展,對於煤、碳、鐵礦石、精鐵等物質的需求日益增漲,可我們的貨源供應缺陷的不那麼充足,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問題,但為長遠計,這絕對是個問題。”夏禹武說道。
“不錯!”張牧點了點頭道:“這個問題我也在考慮當中。”說完轉身問朱考道:“你知道哪裡有這些礦區?”
“主君。”朱考施禮道:“在雁城以南二十里的南山有一處鐵礦,一直被李家所掌控,至於煤礦嘛,有了!雁城與新城交界處有一片丘陵,早些年倒是聽人說起過,那裡有煤,主君可以派人前往查探。”
“看來這雁城還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張牧聽後立刻記在心頭。
張牧巡查完匠作營已是午後時分,辛虧吳鵬派人通知多做了些飯食,不然張牧等人又要捱餓了。飯後張牧又囑咐了一些事情,這才出了匠作營。
“在我們沒有搞定鐵礦與煤礦之前。”張牧對朱考說道:“你還是要多搞定幾處貨源,讓他們同時給我們供貨,目前正在擴軍,興建城池,這些基礎原料可不能斷供,不然工期就會延長,這對於我們來說不安全啊。”
“明白,我回去就著手準備。”朱考說道。
“另外戰馬的採購。”張牧拍了拍朱考道:“紡織廠、瓷器廠這些都要啟動,你身上的擔子可不輕啊。”
“主君,請放心,自從我來到屬地,入眼的種種,就已經認定你就是我一直尋找的明主,能為主君的事業添磚加瓦,乃屬下的福氣!”朱考誠懇的望著張牧道。
“辛苦了!”張牧讚賞的說道。
“主君慢走!”朱考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說道。
生產、防務、軍營、農田這幾處重要的設施都視察了一圈後,張牧決定親自前往雁城,不過這確是極為機密的行動,張牧只把訊息透露給潘良並囑咐他,招募新兵參照轄地人口十取一的標準進行,也就是說這次新兵徵收的四千人,並沒有結束,還要繼續徵收,如果按照現在的人口基數,兵營最少還要再擴軍兩千人以上才行,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算,張牧的常規軍隊將達到八千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