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樂與趙匡胤對酒當歌,把酒言歡,於樂並沒讓娥皇參與,因為這姓趙的也算是好色之徒,與其弟不相上下。
“於弟,聽了你的師說和少年說,特別是那個憂患什麼的,真是頓開茅塞啊!我輩之人就應該先憂天下而後樂天下,如今這天下紛爭不斷已久,是該有人一統天下了。”
於樂心想,一統之人正坐在我對面呢!嘻嘻,“趙兄,這世事分久必合,不出二、三十年也就該統一了。”
“哦!於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乃全才也!”
“趙兄,不是老弟我如何有才,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您也應該熟讀史書,咱們華夏大地不都是分而合之嗎!所以這亂世之中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啊!”
“嘿嘿,老弟說得對,時不我待啊!”趙匡胤一邊擼著肉串一邊在沉思著。
於樂並沒有打擾這位未來的開國之君,於樂的點撥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嘿嘿,不好意思,老弟,為兄走神了!你這烤肉製法真是不錯,好吃,我看這關鍵在於這些輔料吧?”
“趙兄是明眼之人,一眼就窺出其中奧秘了,來,趙兄,走一個,不是,幹了!”
“好,幹了。”
“趙兄,小弟有個疑惑還請趙兄幫忙答疑!”
“哦,老弟請說。”
“趙兄,您認為皇家傳承是兄亡弟紹好呢、還是父亡子承好呢?”於樂雖然知道歷史,但希望能改變歷史,特別是靖康之恥真是華夏兒女的切膚之痛。起因就是因為這位兄終弟及的結果,當然是真是假還沒定論。
“老弟啊!這腰子不錯!唉!你說的距離咱們太遠了,這也就是酒後閒聊,在我看來誰好誰強就傳給誰,都是一家人,都為了傳承。”
五代十國時期不緊緊是兄死弟承,還有繼子繼承的、乾兒子繼承的,當然也不缺血腥奪權的。那個國都有這樣的例子,於樂認為趙匡胤如果真有讓其弟繼承的想法的話應該是受期影響。
“那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趙兄有何看法?”
趙匡胤心裡暗想,此子為什麼總是問我這樣的問題啊!我現在也不是皇帝跟我有甚關係!趙匡胤突然想到了現今的唐國可就是這樣的形勢,哦!原來這小子真是想聽我的建議啊!
“老弟,作為臣子要一心為主,不能二用,俗話說得好,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不管是子承還是弟及,咱們臣子只能是一心奉主。”
得!這傢伙不開竅啊!算了,於樂認為自己盡力了。
“趙兄說得對,來,喝了這杯還有三杯。”
趙匡胤是被抬回去的,於樂喝的是古代清酒,武松的十八碗於樂也能做到。度數太低了!
第二天一大早於樂來到了軍校,因為魏成通知說有兩位學生自首來了。這可是個好訊息,看來破案的關鍵也與對方的抗壓能力強弱有關聯哪!實踐出真知,於樂在向神探的行列前行著。
於樂見到了兩位學員,一名叫商福,一名叫方圓,都是新生。兩人跪在於樂面前,戰戰兢兢的,小臉都煞白,看來是害怕被砍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