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明義的一段話就把我看懵了,拆開來看的話,其實意思講的十分清楚。大衍之數為五十,天用之數為四十九,這四十九用即成了天地萬物的陰陽根本。
而這本書似乎就是以陰陽之數為本,大衍之數為一,去反推衍化那四十九用。
我記得以前看過的書裡也曾對大衍做過各種解釋,其中在後漢書裡就有這樣的記載:《易》有太極,謂北辰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節氣節。北辰位居不動,其餘四十九運而用也。
若是將這五十進行拆分,大衍之數也是一陰一陽各得一半,為二十五。
二十五為一、三、五、七、九的數,兩個一、三、五、七、九相對,一陰一陽各得二十四,而中間之一,乃陰陽各半分,相加只有四十九。
這開篇名意的一段話已經把我的興趣勾起來了,頓時睏意消失,坐起來繼續往下看。
繼續往下看,那位伍樂童將自己衍化四九所得的精華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同陰陽,分為陰陽兩個部分。
陰的部分通靈、明術洞陰陽,為術。
陽的部分修身、理氣正乾坤,為命。
看到這裡,我第一反應就是倆字:虧了。
果然,就在我往後一翻的時候,一如我的手感告訴我的,這書果然少了一大部分。關於陰符經的部分,全都被洛嬪給撕走了。
留下的一部分是關於陽的還有些記錄在內的各種各樣的邪門歪道的術法表現,但那些術法的用法全都在陰符經裡面。
“嘖…”我很好奇被撕走的部分記載了些什麼樣的內容,光從大衍仙人的總綱句子中描述的,那陰符經的部分已經是羅列陰之二十四用,非比尋常。
不過想那些也沒用,手上只有半部陽命經,如果按陰陽各得二十四用來分析,陽命經也有關於陽的二十四用。
我是抱著看看增加些自己見識的心態,翻開的陽命經的扉頁。同樣是開篇明義,第一句話就告訴我這陽命經的根本是什麼。
“陽者,動之極,陰之根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太陽含少陰,生髮之炁,名之為陽氣。陽氣者,實為生氣。”我靜靜讀著這段話,心境莫名其妙地有些平和了下來。
開篇明義,首先點明瞭陽是什麼,再是說明陽氣修的是什麼。
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
陰陽之炁,人體降生之時便存。書中將之稱為一,便是大衍,將之分別開便是五氣,五氣有五行,在人的體內可對應為五臟。
書中將之點的很明白:居於上屬陽、居於下屬陰。
其中心屬火,主溫通,為陽中之陽髒;肺屬金,主肅降,為陽中之陰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