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七夜一行隨明空去到驛館,果然見到了李秀寧。
“秀寧小姐別來無恙?”
驛館一座招待貴賓的獨棟小院門外,方七夜看著得到通報後,親自迎出來的李秀寧,含笑招呼。
“方公子,林姐姐,楊姐姐,自上次梁郡一別,許久未見,秀寧甚是想念呢。”
見到方七夜三人,作男裝士人打扮,顯得英姿颯爽的李秀寧也很是驚喜,親自將方七夜三人迎入廳中,又招呼婢女奉上茶水。
請茶一番,李秀寧又嫣然說道:
“秀寧此次出關南來,本就一路尋訪三位下落,沒想到三位竟來了襄陽,還與明空姐姐遇上……”
明空年紀不大,看著才十七八歲的樣子。
但李秀寧年紀更小。
要知道,連李世民今年都只有十八歲,身為李世民一母同胞嫡親妹妹的李秀寧,年紀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超過十七歲。
如此稚齡,放在方七夜那個世界,還只是個高中小妹。
而李秀寧卻已經開始參與軍國大事,文能出使遊說,武能統兵征戰,在關中糾集數萬義兵,攻城略地,數敗隋軍,為李閥爭霸立下汗馬功勞。
這份驚人才能,難怪連明空都稱向她學到了不少東西。
“我等三人,目前正在遊歷天下,近期方至襄陽,也是未料到秀寧小姐竟也來到了襄陽。說起來,秀寧小姐興兵舉義,數敗隋軍的威名,我等在襄陽也曾有所耳聞呢。”
“方公子過譽了。秀寧也只是借了李閥的勢,方能聚集那般多英雄豪傑。至於數敗隋軍,也是仰仗各路豪傑相助,麾下將士用命。說來秀寧能有今日成就,也是託了方公子你們的福。當日梁郡運河碼頭,若非方公子與林姐姐、楊姐姐及時出手相救,秀寧早就命喪梁郡,又哪裡會有如今的事業?”
“過去之事無需再提。秀寧小姐的成就,純是憑你自己的才能……”
雙方商業互吹一陣,李秀寧目光炯炯地瞧著方七夜,問道:
“方公子,楊廣倒行逆施,殘暴不仁,以致天下大亂,龍蛇並起,處處都有諸侯割據,連我李閥都迫不得已舉兵起事。方公子與林姐姐、楊姐姐都是天下少有的豪傑,秀寧冒昧,不知三位對這天下大勢,有何見解?”
嘖,不可愛了啊!
從前的李秀寧,看到方七夜的威猛身板還會小臉羞紅,活似一隻受驚的小鹿,如今的李秀寧,雖然還是那般清麗可人,可氣質卻已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位威嚴的統帥,成熟的政客。
她還不滿十七呢,可惜了……
方七夜心裡暗歎,卻也知道這是必然的。
世家門閥的子女,本就比普通人家的小孩更加早熟,如今李閥又在爭霸天下,一旦失敗,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李秀寧作為閥主嫡女,註定要被捲進這事關家族生死的大業之中,加上她又一手主導了關中舉兵,以她之際遇,一夜之間成長到脫胎換骨都不算誇張。
只可惜,以後恐怕再也看不到那個嬌羞可人的清純少女了。
方七夜心中唏噓,面上卻是呵呵一笑:
“秀寧小姐拿天下大勢問我,卻是太瞧得起方某人了。方某隻是一介江湖遊俠,徒有一身勇力,只會提刀砍人,可不懂什麼天下大勢。”
他不願發表見解,小龍女又是個不擅交際的悶葫蘆,楊玉環倒是想秀一下“前知”之能,可瞧瞧對面悠哉飲茶的未來“大周女帝”,楊玉環覺著自己這點段位,還是不要在明空面前現眼了,便也緊緊閉上了嘴巴。
見方七夜三人一副對天下大勢漠不關心的樣子,李秀寧眼中難免流露出一抹失望。
不過李秀寧也知道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道理。
在她看來,以方七夜三人的武功、異術,不懂得天下大勢,不會治軍理政也沒關係,大可以在其它方面發揮才華麼。
當下她含笑看著方七夜、小龍女、楊玉環,語氣誠懇地說道:
“方公子,林姐姐,楊姐姐,大隋給楊廣折騰到四海鼎沸,天下皆反,如今已是風雨飄搖,覆滅在即。我李閥有意撥亂反正,平定天下烽煙,摒棄舊隋暴政,令百姓安居樂業,還天下朗朗乾坤。
“現我父、我兄統率的大軍,正往關中進軍,而關中又有小妹一手組建的義軍呼應,洛陽方面則因李密屯兵回洛倉,洛陽隋軍自顧不暇,無力馳援關中。以當下關中局勢,長安城已是指日可下,我家全據關中亦是十拿九穩。
“關中乃是王霸之基,昔日大秦、大漢皆是據關中而王天下,我李閥亦能效大秦、大漢,以關中為基,進取天下。而競逐天下,在賢與能。方公子、林姐姐、楊姐姐,三位皆是武功高強的豪傑,小妹衷心期望,三位能助小妹一臂之力,與我家共襄大業。”
對於李秀寧這番招攬,小龍女、楊玉環一副無動於衷模樣,方七夜也只是打了個哈哈,說道:
“秀寧小姐太看得我們了。我們只是江湖遊俠,閒雲野鶴,對天下大事著實沒甚興趣。當然,方某與世民公子、秀寧小姐一見如故,將來若是機緣湊巧,倒也可以順手幫你們解決些麻煩。只是加入李閥之事,還是算了吧。我等可受不得拘束。”
雖拒絕了李秀寧招攬,但方七夜也稍微留了點餘地,叫李秀寧遺憾之餘,也保留了一點希望。當下含笑說道:
“人各有志,三位既不願加入李閥,秀寧也不敢強求。只是……秀寧這裡還真有件事情,想懇請三位相助呢。”
李秀寧並未放棄招攬方七夜三人的想法,既然方七夜留了口子,那她當然要抓住機會。所謂有事請他們幫忙,不過是一個藉口,她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能將三人多留一陣,好與他們多處些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