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黃道吉日,宜嫁娶………
卯時二刻,沈家二姑娘沈錦瑟便身穿降紫色的嫁衣在喜娘的攙扶下走進了家祠叩拜祖先。
所謂紅男綠女,一般王侯公卿嫁女娶妻都是選用綠色嫁衣。
然,沈錦瑟的夫婿只是四品的黃門侍郎,縱是屬高嫁卻也只得配著紅色嫁衣。
且因她是續娶填房,色調上又只能再降一次,降紫色,紅中偏帶著紫色,卻又比妾室的粉紅高上一層。
“喜今日嘉禮初成,良緣遂締。詩詠關雎,雅歌麟趾。瑞葉五世其昌,祥開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賓,永諧魚水之歡。互助精誠,共盟鴛鴦之誓。”
沈錦書站在門外,聽著二姐姐毫無情感地對先祖述讀出嫁誓詞,內心無不感到悲涼。
“二姐姐……”
當沈錦瑟從祠堂走出來的時候,沈錦書不自覺走上前,伸手握住那雙冰涼的雙手,不動聲色將兩張印著一百兩的銀票偷偷地塞進她她的掌心。
沈錦瑟略微錯愕的看了一眼這個從不多話的三妹妹,回以真心地一笑。
在一些姐姐妹妹的簇擁下沈錦瑟再次回到閨房,等待著夫婿前來方能到大堂拜別雙親。
“走吧,去準備一些壓肚的吃食。”
沈錦書看著錦瑟閨房裡站滿了那些恭賀道喜的親朋好友,覺得此刻的她應該也用不上自己的虛頭巴腦的祝賀,乾脆帶著採菊轉道去了廚房。
廚房裡大家都準備著喜宴菜餚,以及招呼客人茶水點心,忙得手腳不著地。
也正因如此,沈錦書帶著採菊用油紙包了好幾種糕點也沒任何發現察覺。
“把這些糕點讓二姐姐身邊的素湘隨身帶著。
聽聞這成親可得鬧上一天,總不能讓肚子一直空著吧。”
沈錦書早就聽那些嬸嬸們說過,成親那日,作為新嫁娘是不能吃東西的,否則,中途想出恭(就是放屁,想上廁所)什麼的豈不是鬧了笑話。
可就這麼餓一天,豈不是活受罪?
加上前陣子為了反抗,二姐姐幾乎沒怎麼好好吃飯,人本就虛弱,如今再加上繁瑣的禮節,這如何受得了。
好在,這些桂花糕,千層糕,核桃酥餅,都是不怕冷卻了的,左右就是放上一天半天的吃著口感也不差。
當沈錦書再次回到長房的院子裡的時候,眾人已經在整理錦瑟嫁妝箱抬,以及親友們的添妝
無論是沈家還是姜家都是有官職在身,哪怕錦瑟的身份是續娶,該有的聘禮嫁妝也與一般大戶人家無差。
不過,到底長房是庶出,錦瑟四十八抬嫁妝與大姐姐錦繡六十四抬嫁妝一比,卻是不夠看的。
至於添妝,三房五房六房同為庶出,拿出添妝無非就是金銀頭面一副。
至於身為嫡系又寡居的二房夫人,沈錦書的母親,倒是派人從道觀送來六件一套未雕刻的青白玉作為添妝,以及三百兩的禮金。
然,同嫡系四房則送了南海黃花梨擺設屏風一副………
老夫人這次倒是難得大方了,竟送了一間鋪子作為添妝,這般作派讓大夫人不住地叮囑自家女兒嫁了人也要記住孃家,老夫人的恩情云云。
沈錦書直到現在才知道展澈那日借她的名義給長房送去的添妝禮竟是當朝名士所作的《雙雁南飛圖》。
家中兄長幼弟有的送字畫一副,或是筆墨硯臺,或是筆架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