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行漫記 (七)

在西非海岸北向航行的日子太輕閒了。

隨著不停北上,西風由強變弱,但是依然吹拂著海船前行。

而且沿岸的北上洋流也在為海船助力……這種送上門的服務,簡直都讓水手們不好意思了。

我們是從萬里之外的東方來的,經歷過太多的大大小小的風暴,別當我們是初學航海的小孩子……

值班的水手只能不斷地發呆,那不遠處的海岸上除了綠色植物還是綠色植物……不當班的水手則玩起了紙牌,他們大呼小叫地玩起了一種從軍隊裡流傳出的遊戲:鬥龍王。

海船上不讓賭搏,他們輸的人,臉上全都貼著用報紙撕的紙條。

這種無聊的情緒一直在水手間互相傳播,但是不會影響到決策者。

小二總督和王丁中校就經常討論他們的迦納利群島的周邊勢力,這是為開發那裡提前做好準備。

他們不得不注重兩個地區的兩種政治勢力……一個是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的西哥特人,一個是伊比利亞半島南部及北非大部分地區的摩爾人。

他們的歷史常常讓兩個人感慨,這個時候的人類真是沒有任何正義與非正義可言。

早在一千多年前,哥特民族便居住在多瑙河流域。

後來,他們從內部分裂了,一部份成為了後來的西哥特,另一部落則是東哥特。

當匈奴人出現之後,他們對這兩個哥特族的分支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在無力抵禦的情況下,西哥特人被迫開始向西遷移,以躲避滅族的命運。

東哥特族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終於屈服在侵略者的強大武力下,被異族所吞併,成為匈奴大帝國的一部份。

西哥特人西遷之後,不久便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了適合生存發展的居住地。

在這個時候,羅馬帝國已經漸漸地開始走向衰敗,西哥特人終究能夠以武力宣佈自身的獨立和強大,而後透過不斷的進攻來建立起本民族的主權王國,他們以不可阻擋之勢掃平了整個羅馬帝國地區,並一度攻破了羅馬帝國的王都,在羅馬城內任意搶三天,大獲而歸。

幾百年後,西哥特王國逐漸走向末落,而他們在海峽對面的摩爾人組建的政權卻正在走向興盛。

摩爾人是個總稱,這裡麵包括了回回人、柏柏爾人和一些皈依了回回教的黑人。

公元711年,回回大帝國轄下的北非部族中有人試探性的跑到海對面的伊比利亞半島看了看,不料區區五百人居然就擊敗了病入膏肓的西哥特王朝的邊防官兵,佔領了整個塔裡法半島……這個塔裡法的名字就來源於當時這支偵查小分隊的隊長塔裡夫。

於是,同年,一個柏柏爾將領塔裡克.伊本.齊亞德,率領著六千五百名柏柏爾人和五百名回回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本島登陸了。

登陸後,他做了一件和西楚霸王一樣的事情,就是破釜沉舟。

結果,這支沒有了退路的北非回回軍隊迅速佔據了半島的南部地區。

由於西哥特王朝和北非部族之間素無往來,所以繼續沿用羅馬人的稱呼,將這些北非以及回回人的混合民族統稱為摩爾人。

當時的歐洲,政治**,經濟蕭條,科技落後,思想愚昧。

總而言之,在各方面都無法和鼎盛時期的回回文明相提並論。

所以,這一小支摩爾人部隊居然在八年時間內,佔領了除阿斯圖里亞斯外的整個伊比利亞半島。

阿斯圖里亞斯之所以沒被佔領,主要是因為當時它窮到完全不值得去浪費時間和兵力。

在發現了歐洲人的闇弱之後,摩爾人開始試圖向富庶的法蘭克進軍。

結果一來是來自北非的他們在翻越寒冷的比利牛斯山時疲病交加,二來是當時的法蘭克畢竟比沒落的西格特王國要厲害許多,三來是自己背後還有大量的城市需要駐軍,摩爾人的前線實際兵力相對不足。

這三大主因,導致摩爾軍隊在圖爾戰役慘敗,失去了向西歐發動全面進攻的第一次機會。

經過幾年的修整,摩爾人準備再度向法蘭克進軍。可是,歐洲人似乎真有上帝的保佑。每逢大難,匈奴王阿提拉也好,蒙古拔都的大軍也好,都是眼看要打下歐洲了,背後卻出了問題。

不是國王被刺殺,就是老國王死去,大家需要回去爭王位。

八世紀時的法蘭克人同樣得到了上帝的眷顧

就在此時,回回大帝國的中心,大馬士革發生政變,倭馬亞王朝被顛覆了,王朝帝胄悉數被殺。

而當時的摩爾人總督阿普杜拉.拉赫曼,就是倭馬亞王朝在外唯一的後裔。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