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中,二人相視一笑。
看著世德堂鋪面裡琳琅滿目的書本,寧玦忽然好似想到了什麼。
“店家,您這鋪面賣的書都是在金陵運來的?”
聽到寧玦的話,那店家又是一笑,拉開條凳坐在了寧玦的面前斟了一碗茶。
“一看客官您就是貴人,不過是幾本書罷了,南來北往靡費甚多,這些都是我家的書坊在城郊有三十多號工匠師傅,江南興盛不敢說,但是在這江北,絕對挑不出比我世德堂印版更好的書坊了。”
其實早在唐末時,印刷技術便已經成熟,只不過造紙的技術,是元末中原混戰結束之後才提升起來的,至嘉靖朝時,江南之地四十五文錢就可以買兩刀紙,換算成A4紙的面積,其實已經跟後世的宣紙相差無幾。
當然,這並不是說明代生產技術已經發達到跟後世差不多的水平,同樣也有市場需求低的因素在裡面。
寧玦喝著茶,眼睛卻落在了那面前的庶吉士身上。
“那店家,如果我要是印上一份書稿,大概印五千套,大概多久可以交割?”
店家眉頭一皺。
寧玦這樣子一看便是朝中官員,這種買賣店家也接過不少次了。
畢竟自弘治後,宮中御用的那些作坊基本上就已然形同虛設了只能依靠民間作坊。
“這要看您要印多少字,這書稿多少頁,您若是急用,小的可不敢耽擱了貴人的大事。”
“每份一頁,約貳叄百字。”
寧玦語罷,那店家便猜到了寧玦要印什麼東西。
“貴人,小的不知當問不當問,您印的這書稿,他忠義嗎……?”
寧玦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反而是堅定盯著那店家道
“自然忠義!而且是大忠大義,真忠真義!我現在便可寫與店家看!”
店家跟寧玦兩人沒有注意到,方才以肘為枕的那書生也已經逐漸恢復了些許神智。
寧玦提筆揮毫,不多時便洋洋灑灑的寫就了一篇文章,畢竟前身好歹也是二甲進士,這點肌肉記憶寧玦還是有的。
其實在寧玦快寫完的時候,店家就後悔了。
自己怎麼就嘴欠的跟寧玦聊起來了。
這篇文章,忠倒是忠,義也倒是義,但是跟自己理解的忠義,好像不是一個東西啊!
“客官,您……玩笑了,小的店小禁不起折騰啊!”
“嗯?店家可是覺得不夠忠義?”
店家哭笑不得的連連告饒。
“夠忠義,這可太忠義了,都是小的錯了,小的今晚壓根就不該開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