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章 賜座

嚴嵩沉吟許久之後,這才開口。

“啟奏陛下,自太祖高皇帝始,便廢前宋之制將商稅收歸內帑,老臣以為,商人要用水道、要用碼頭,也當取於廝用於廝,仍有內帑開支,仿前宋制,增設內監……”

嘴上這麼說著,嚴嵩的底氣也逐漸虛了下去。

這個前宋制,顯然不是那麼好仿的。

宋代是什稅一,而明代是三十稅一,這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這個稅率,指的是稅關的過稅,大明舉國上下,有稅關一十一處。

前宋之時,巔峰時有稅關兩千兩百餘處,哪怕是南渡之後只有半壁江山時,仍有一千六百餘處稅關。

此為過稅,除此之外,宋明的商稅還有住稅,也就是朝廷開設的官店專租給商人所抽取的官店錢、塌房錢跟市肆門攤錢,朱厚照搞得皇店,實際上就是在打商稅的主意,但大明只有三十三個附郭府城的縣設有官店,兩宋之時是一千餘個縣均有官店。

但即便如此,這也僅僅只是宋制商稅一小部分。

前宋商稅的最大來路,是禁榷制度。

也就是幾乎是市面上所有流通的商品,全都是參照鹽、鐵兩物,由朝廷統一向工匠收購,而後發售給商人,官府藉此攫取差價。

行此制,固然給朝廷開了財源,但實際上成本還是被商人轉給了百姓。

故此,宋代馬市稱為榷場,到了明代馬市才是馬市。

當年朱元璋廢了這個禁榷制度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老朱當年就被這套禁榷制度戕害過。

還沒等嚴嵩說完,嘉靖便打量著嚴嵩開口道:“那依嚴閣老之見,朕先將哪個省的生員收入內監為好?”

生產力鎖在這裡,收稅成本在這裡擺著,閹一個省的生員是遠遠不夠的。

不僅要有太監,而且還要有大量胥吏,前宋冗官、冗費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套龐雜的商稅收取體系。

嚴嵩趕忙道:“老臣孟浪。”

“那……包稅?”徐階小心翼翼的看向了嘉靖,只是不待嘉靖開口,嚴嵩卻是直接否決。

“商包之法,此前元之所以亡國,即便是朝廷行了包徵,也恐怕是沒人敢包。”

包徵制也就是兩宋的買撲變種,也就是將朝廷的稅收包給商人,如此一來朝廷倒是省心了,商人也回本了,就是百姓頂不住。

作為一種在東西方都施行過的徵繳方式,結果也驚人的相似。

元亡之後,對於買撲商人朱元璋根本不審,儘量斬,實在是罪不至死的也直接劃成賤籍,買撲商人也就了明初賤籍最早的一批主力軍。

血淋淋的教訓擺在眼前,商人只要是不傻都知道這買賣貽害子孫了。

至於西洋包稅商人的下場就比較顯而易見了,肯去幹這種缺德帶冒煙的買賣的大都是同一種人。

他們自稱猶太。

君臣三人陷入沉默,許久之後,嚴嵩這才有些猶豫的開口。

“老臣無能,但臣以為,天下士子多才俊,國朝養士正待此時也。”

徐階先是一怔,而後沒有絲毫遲疑的開口道:“臣附議。”

盯著徐階、嚴嵩的嘉靖,臉上閃過一絲遲疑,而後這才開口道。

“準。”

徐階、嚴嵩成功的將球傳了出去,殿閣中的氣氛卻是愈發肅殺,以至於徐、嚴兩人都忘了那一日是怎麼走出的殿閣。

直到回到值廬之後,屏退左右的嚴嵩,這才看向了徐階。

“子升,百官同議,能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