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章 年節

他有些鬱悶和無奈的點了點我的額頭說:“朕不和你鬧了,還有朝臣要見。”

他說完便不理依舊在“腦補”那個場面的我領著一群太監朝三大殿的方向走去,我喃喃唸叨著:“明明就是說不過我。”卻見到跟在他身後的小德子悶聲笑著卻又不敢笑出聲來那一副快要憋出內傷的樣子,我咧嘴只覺心情難得的如冬日暖陽般格外明媚。

入夜,慈禧整裝儀容後上殿,換了一身繡有牡丹與萬壽如意交織圖案的棉袍。許是由於除夕,今日的她格外慈祥,就如民間一個普通老太太般,不像是平日裡那個深諳弄權之術高高在上的皇太后。

當我準備秉息寧神聽她“教誨”的時候她卻徑直下令讓大家一起包素餡餑餑,也就是水餃。

這個倒是難不倒我,以前也常和父母一同包水餃,只是未想到宮裡也好這口,倒是讓我生平第一次感覺紫禁城裡冰冷的大殿頭回有了家的樣子。此刻皇上再次出現之時也已換了一身裝束,為彰顯重家重親情之念象徵性的包了一個水餃。

我卻忙著往個別水餃裡“做手腳”塞今日剛從御膳房要來的花生,還記得母親說過吃到這個別帶有花生的水餃之人這一年必有好運。

直到天色泛亮,餃子包齊,皇太后命眾人退回更衣,重新梳頭打扮,再回殿上,開始用膳,吃包好的水餃。我錘了錘痠疼的肩膀,未想到是和餃子皮守了一晚上歲,我有些欲哭無淚的想。

天大亮時,皇上開始依制向皇太后賀歲,吃了兩口我們所包的“手工”水餃。

“這素餡餑餑也是眾人的辛苦之作,皇帝嘗著如何?”慈禧態度和藹的問。

“似是……與往日不同。”他嚐了一口說。

“哦?有何不同?”慈禧有一絲意外。

“今年這素餡餑餑放了花生。 ”他說,我一聽,知他“中彩”了,暗暗笑著。

“花生,哀家倒未吃出來。”慈禧詫異的說,然而他們卻並未繼續深究這個話題下去。

今日慈禧心情格外好,又問:“皇帝是從哪個門走過來的?”

“回親爸爸話,兒臣是走小道從養心殿後畝側的蠡斯門來儲秀宮的。”他答。

“你可知這蠡斯門的典故?這本是明朝宮殿舊名,因為名字吉祥才一直衍用至今。”

“蠡斯是一種昆蟲,自古以來向以蠡斯比喻子孫眾多,之所以現在沿用此名,也是為了“宜爾子孫”,盼望家族興旺,哀家侍奉先帝時先帝也曾如此教誨 。”慈禧緩緩說:“所以皇帝和皇后應當明白哀家之意吧?”

我這才知慈禧是故意問他從哪個門來而引出這個典故以勸誡他早日與皇后生出皇子,也倒是為了她的侄女費心。

光緒一聽皇太后的問話,低垂下頭去,畢恭畢敬地回話說:“親爸爸往上緬懷祖先,往下垂念子孫萬代,兒臣一定聽從親爸爸的訓誨。”

“想必群臣已到,兒臣該去太和殿了。”皇上說完便告辭轉赴前殿接受群臣賀禮,我抬眼卻對上皇后,她望著他離開的身影情緒卻有些說不上來的複雜,對於慈禧方才的勸誡於她來說是喜,明日又原該是皇上必須與皇后同寢的第二個日子,但我卻也能看出她期盼裡的擔心。

皇上走後,慈禧便率領我們眾人到暢音閣聽戲,《昇平除歲彩矩新年》等劇目一出接一出的咿咿呀呀唱了一上午,直到中午我們才興盡而歸,我雖聽不太清楚唱詞但相比往日就連花旦的衣著也以大紅為主,處處洋溢著熱鬧喜慶,巍峨肅穆的紫禁城的平靜全然被打破。

鬧了一整夜,我只覺頭腦都變得混沌起來,回到景仁宮,我的第一要務卻是找尋寢宮裡的床大睡一覺,不管不顧其它。我只記得臨睡前對容芷和芸洛的最後一句話便是除了緊要之事其它勿擾。

無邊的黑暗將我吞噬,許是由於太困頓,這一覺睡得格外深沉,直到聽見屋外說話的聲音方才醒轉過來,外面已是黑夜。

我坐起身來,意識漸漸清醒,外面似乎是丫鬟帶著些許興奮的聲音:“下雪了!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