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溪,你也上工去啊?”
“看杏溪這回是真養好了,臉色都緩過勁了。”
“杏溪越長越像她舅了,都說外甥仿舅,你家杏溪杏玉都應了這句話了……”
苗大蘭愛聽這些,一一給人回。
“我家杏不上工,就是去地裡看看。”
“好是好多了,可還沒好透,得在家多養養,養好了再下地。”
“可不是咋地,她倆個都仿了她二舅了……”
妉華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看出她跟杏玉像了苗二舅的,大概是都是白麵皮?
就是這種沒營養的話維持著眾人之間的聯絡,妉華覺著有些個意思。
正村口靠裡地方有一棵不知長了幾百年的銀杏樹,樹邊有一口老井,是村裡吃水的水源。
衛子溝的人閒下來的時候愛到銀杏樹底下乘涼拉呱。
現在是大中午的,銀杏樹下沒人,只有井臺上有兩人在打水。
除了住在正村口附近的,其他的人家要從正村口出都得經過這塊。
這塊也是大隊部所在地,大隊部的院子就在銀杏樹的北邊,離有二三十來米。
“當,當,當……”
妉華一家子剛走到大隊部院子門口,大隊部敲響了第二遍上工鈴,震得人耳朵裡面嚶嚶響。
說是鈴,其實是一塊廢鐵片,敲出來的聲音夠大。
大隊部在村子中央,鐵片掛在大隊部院子裡的樹上,掛得高聲音傳得遠,整個村子包括住在其他平坡上的人家都聽得見。
大部分人這才陸陸續續從各家走出來,說說笑笑地往地裡走。
苗大蘭跟衛保山帶著衛杏玉往村口走,妉華揹著裝著豬草的揹簍往大隊部後頭走。
衛子溝採取的是集中養殖,養豬的棚子在大隊部院子的後面,豬是大隊重要的財產,為此單設了個院子,砌了一人多高的院牆。
方便起見,打來的豬草直接送到這裡來。
養豬的地方味道不大好,好在收草的地方設在了院門口,味道不太沖。
“你是……”負責收豬草的秋紅嫂子沒認出妉華。
“我是衛杏溪,替衛杏玉交草。”
秋紅嫂子不好意思地說,“哎,你看兩年不見我都認不出你了。”
她手上沒停,翻了翻倒到大筐子裡的草,沒有誤割進去的有毒的、豬不能吃的,沒有土塊石頭子,是合格的可以收。
她把筐子放到地秤上,很快稱好,在衛杏玉的名下記在了今天的斤數上,等下午割的交上來一起算工分。
妉華跟秋紅嫂子打了聲招呼離開了。
她沒先往地裡走,而是進了大隊部的院子,找到了大隊長衛福松,說了她的來意。
衛福松聽完了,確認地問,“你說你想學做農業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