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4章 錦鯉是福還是禍(66)

一輛馬車駛進了嵬山村,馬車載有七八個人,其中有一半都是十來歲的男孩女孩。

馬車在村子中間的空地上停下,馬車上的人都下車,車伕掉轉馬頭離開。

七八個人明顯都不是嵬山村人,他們從進村就四下裡看著,下了車在原地四處望了望。

放在以前,有這麼多外人進村,嵬山村的人都會好奇一下,上前問問是誰家的親戚還是來幹什麼的。

現在,嵬山村的人不僅不見怪,還會心生出一些自豪感。

都不用問,這些人是想來工匠學院學手藝的,年長的是孩子的長輩,送孩子過來奔個好前程。

工匠學院開了後,許多外村人,甚至有外鄉外縣的人都過來了,想進到學院裡學手藝。

進到學院裡能免費學三年手藝,管吃管住,只需要為學派幹些活,要是手藝學的好,在學院裡做的手藝活還能得分成。

不光能學手藝,進到學院裡的學生,都會教讀書識字和算術。

這是天大的好事。不提手藝能不能學出來,能學會識字算賬就賺到了,等回去給人當個賬房都是一項好營生。

尋常人家誰供得起讀書人,光是每年的束脩都能難壞人。

更別提還能免費吃住了。半大的小子吃窮老子,家裡少了一個半大小子的口糧,三年裡能寬餘不少。

這麼好的事,自然不能誰來都收了,沒有透過面試的打哪來回哪去。

只有他們嵬山村的孩子,想學的都能進去學。大人想學也能跟著學,哪怕是四五十歲了也行,只是不管吃管住。

誰讓工匠學院是他們嵬山村的里正建的呢,四捨五入就是他們嵬山村的學院了。

他們嵬山村現在凡是七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人人都能認識幾個字,起碼會用樹枝劃拉自己的名字,他們敢說大楚的哪個村都比不了。

憑著心中的這股驕傲勁,村民對外來求學的人都很友好,當即有人給七八個人指了路,“看到那個木牌沒,上面寫的四個字是工匠學院,下面的箭頭是指方向的。

你們沿著箭著指的方向走,等見到下一個木牌還是跟著箭頭走,走一會就能上到工匠學院去了。”

七八個人謝過村民,跟著箭頭往山上走。

“比蘆州書院還氣派。”周如槿站在山腳下,仰望著半山腰那一大片色彩明快的建築,眼睛更亮了。

工匠學院比她祖父說的還好。她跟著祖父去過有名的蘆州學院。

蘆州學院也是在半山腰上,一大片的房舍,可跟工匠學院相比,蘆州學院的房舍太寡淡了。

她一眼就喜歡上了工匠學院的建築,色彩斑瀾,卻又恰到好處的,沒有任何雜亂感。

而且,工匠學院分男女兩院,男女都收,女院還要大一些,氣度上也比只收男子的蘆子學院大氣。

“周景妹妹,你還去過蘆州書院?”旁邊一個女孩好奇地問。

“就是在蘆州書院山底下路過過,看到了。”周如槿心裡哀嘆,怪道說人不能說謊,說了一個謊,以後就得說很多個謊來圓。

可又不能說實話,因為她是偷偷離家過來的。

為了不被家裡人找到,她換上了粗布衣服,易了容,改了名。

她從小就喜歡做些手工活,家裡有個老僕人,有一手好的木雕手藝,她想跟著學,家裡卻不讓,說學這種手藝會讓她的手變得粗糙難看,也失了嫻靜,說讓她學刺繡。

她不喜歡刺繡,就喜歡木雕啊,竹編啊之類的手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