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那些御史監察,他們一不懂經濟,二又不懂民生實際,看了也是走馬觀花,甚至共同貪汙受賄。
第三就是令出多門,統計司自有章程,但是父皇往往因為個人喜好,對上的奏章訴求進行批覆,這才是導致大家有投機取巧之心,紛紛上跟父皇求告的原因。”
崇禎臉色一紅,這是被兒子懟了?自己也是窮子過慣了,一夜之間陡然而富,所以花錢有一股土豪氣!
總覺得現在有錢了,大明千瘡百孔,該花的錢一定不能客氣,大有一副打造大明盛世,大展拳腳的意思。
崇禎尷尬的問道:“我也沒有批覆多少吧?”
朱慈烺無奈的道:“十一月到現在,父皇總共發中旨批覆統計司出錢三十七筆,合計銀兩一百七十三萬,而統計司從接收各地入京稅賦合計共九十三萬餘兩。
也就是,統計司自己都不用稽核了,光是父皇中旨的錢都不夠花的了。”
崇禎驚訝了一下:“竟然有這麼多?”
朱慈烺點點頭:“不止有這麼多,父皇,其中有十幾筆整修河道水渠,修繕學堂海提,擴建城池道路的錢根本不用一次給付。
這些工程都是要等到年後開才能破土動工,所以統計司才延遲撥付,打算到時候一點點的驗收撥付,結果父皇一個個都批准了。
父皇是金口玉言,您話言出法隨,咱們也不敢忤逆,所以都足額撥付了,但是這些錢都躺在他們的府庫裡,要白白待上半年。
父皇可能不知道,這些錢撥付之後,有些工程根本還沒有影子,錢就已經少了三分之一,不是挪用吃喝,就是被中飽私囊。”
崇禎鬧了一個大紅臉,他確實不懂經濟,朝臣們申請資金,只要文章寫的好,足夠動人心魄,讓他讀的時候能撥動心絃,那他就大筆一揮的準了。
朱慈烺趁機接著道:“父皇,您不止從統計司撥付了那麼多,您還從內帑發出了三百多萬兩,僅僅兩個月您就多花了五百多萬兩銀子。
要知道大明的稅賦一年也沒有這麼多,您要是這麼個花法,到了明年這個時候,您的內帑和統計司管的國庫肯定又能跑老鼠了!”
崇禎不好意思的道:“這不是有你掙錢麼!大明現在百廢待興,多花點錢不就是為了彌補以前的過失麼?
你不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大明都會水旱災害頻發,興修水利,加固堤防,也是為了防止再造成大規模的饑荒流民麼!
至於你的貪汙受賄,中飽私囊等事,朕絕不姑息!錦衣衛給朕狠狠的查!查一個抓一個,一個都不放過!”
朱慈烺無奈的攤攤手:“但是,父皇我也沒錢了啊!”
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