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正剛走出遠門,一名校尉便跑來稟報:“大人,有客人來訪,說是你的京城故交。”
李維正一愣,他沉思了一下,忽然笑道:“是不是一個少年貴公子。”
“正是!”
李維正呵呵一笑,快
門走去,大門外站著一人,正是擔任廣東宣慰副使:朱權,朱元璋命他擔任副使只是讓他出來長長見識,歷練一番,他並無權管事,他就住在西會館,剛剛聽說錦衣衛下來了,而且是一個姓李的千戶,朱權便動了心,前來拜訪,不料真是李維正。
他鄉遇故交,兩人都歡喜異常,朱權上前拱手笑道:“李千戶是幾時到的,我竟然一點也不知道,也不事先打個招呼。”
“我也是剛到,小王爺在廣東過得如何?有沒有習慣這裡的風俗。”
朱權搖搖頭嘆道:“跟隨羅侍郎去賑災,累都累死了,談什麼習慣,不習慣也得習慣。”
兩人在門口寒暄幾句,李維正忽然醒悟,連忙歉然笑道:“看我,只顧說話了,也沒有請小王爺進來坐坐,小王爺快快請進。”
朱權探頭看了一眼,便笑道:“我這兩天悶在屋子裡,早就煩膩了,正要出去走走,要不咱們去逛逛廣州街景如何?”
“也好,我也正想去看一看。”
李維正翻身上馬,帶了二十幾個弟兄,新收的十三郎也跟在左右,兩人順著大街找熱鬧地地方而去。
前面不遠處就是廣州大宗商品集散之地,一家家大門面的店鋪並列而開,堆滿山南海北的貨物,此時正是午後人多之時,大街上人來車往,做買賣吆喝的,賣苦力的、從廣東各地來進貨的、上街採辦物品地,沿街乞討的,各種各樣地人混雜在街上,人聲鼎沸、熱鬧喧闐,原以為廣州閉塞,但街上的情景卻和中原城市沒什麼兩樣。
兩人一邊緩行,一邊低聲聊天,朱權顯得心情有些沉重,他嘆了口氣問道:“我聽說李大哥剛來廣州就審了一個案子,有什麼現什麼?”
“你是指哪方面的現?”
“賑災糧貪汙案。”
李維正搖了搖頭道:“我們抓了南海縣知縣,此人以小鬥放糧,危害皇上的聲譽,我當街剝了他的皮,至於賑災糧貪汙案,現在還沒有著手。”
朱權搖了搖頭嘆道:“這件事李大哥做地魯莽了,得罪了廣州布政使不說,還走錯了方向。”
李維正聽他話中有話,又想起洪知凡暗示有隱情,他笑了笑便問道:“小王爺可有什麼提示?”
“其實李大哥查一查就會現蹊蹺,我不妨先告訴你,賑災糧中出現大量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