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上有恙

“是!孫兒有三件難事不決,特來請示。”

朱允炆從旁邊太監的盤子裡取過幾本奏摺,稟報道:“一件事是戶部葉尚書請奏,言京師倉稟陳糧多有黴爛,懇請皇上批准放陳糧四成。以平價濟天下貧民,因此奏摺涉及三百萬石糧食,孫兒不敢做主,特來請示。”

朱元璋點了點頭,“葉尚書心繫天下貧,其心可嘉,但也用不著放三百萬石,可放一半,另一半充作軍糧,同時免軍戶今年的賦稅,另外,已有多人提出放寬禁酒令,朕也知民間私釀酒難絕,可以放開用甘薯來釀酒,但米酒仍然禁絕。”

“孫兒明白了。”朱允炆又取出一本奏摺道:“這是戶部侍郎傅友仁的奏摺,說民間已經普遍用銀,寶鈔除了官府用外,民間幾乎都不收了,而官府所定鈔銀比例和民間實際已完全失衡,官府仍是一兌一,但民間實際上已是一兌十,江浙等地甚至更高,傅友仁懇請皇上廢除寶鈔行,孫兒不敢做主。”這有什麼不敢做主。“朱元璋陰沉著臉令道:”來人!

立刻有兩名侍衛上前,朱元璋的聲音不高,但絕不容情,他冷聲命道:“傅友仁妄議國本,拉到午門外杖斃,家人配嶺南充軍。”

他隨即又令道:“再傳朕的旨意,民間嚴禁用銀,違令者立斬,凡查出一縣有私用銀百兩以上者,知縣同罪!”

朱允炆嚇得一聲不敢吭,他暗暗後悔,早知道他就駁回傅友仁的奏摺,他也有改革寶鈔的想法,便借傅友仁的奏摺來試探,卻沒想到竟把傅友仁推入了死地,他想求情,可又不敢。

朱元璋閉眼又休息了片刻,這才問道:“三件事是什麼?”

“回稟皇祖父,三件事是入春後倭寇再起,瘋狂更勝從前,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紛紛告急,上月倭寇攻打雷州,百戶李玉、鎮撫陶鼎戰死,海路糧船在浙江被襲,損失二十艘糧船,各地沿海皆損失慘重。不過……”

“不過什麼?”朱元璋睜開了眼睛。

朱允炆猶豫一下,還是說了出來。“不過孫兒聽說倭寇同樣也犯遼東,卻被遼東總兵李維正誘敵深入,最後在海上全殲一百艘倭寇船,斬千人,生俘三百餘人,正在押解進京的路上。”

“你這個訊息是來自他給你的述職報告吧!”朱元璋笑了笑道。

“是!兵部的報告還沒到來,孫兒不敢正式稟報。”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便對朱允炆道:“對付倭寇是防打結合,先要考慮防禦,可命魏國公徐輝祖去浙江防倭,再命安6侯吳傑去福建防倭。”

“孫兒記住了。”其實朱允炆關心的是皇上怎麼安排李維正,李維正在述職報告中說現在自己和軍隊最欠缺的就是實戰經驗,希望他能說服皇上準遼東水師前去平倭,朱允炆本來是想提此事,當剛才朱元璋輕描淡寫便將傅友仁殺了,他不敢再多言了。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見他欲言又止。知道他想說什麼,便問道:“你真的相信他嗎?”

朱允炆不知道祖父為何要問這句話,他半天答不出來,朱元璋卻微微嘆道:“朕知道藍玉囂張、狂妄,桀驁不馴,但從未想過他會真的造反。朕沒想到的事情,它偏偏就生了。從藍玉身上朕就看出來了,其實這些帶兵大將個個都有反意,他們都在想,連朕這個放牛娃、窮和尚都能當皇帝,何況他們,他們當然平時老老實實,可一旦條件允許,他們都會起兵造反,所以對李維正你也不要太相信了,這個人心機很深,你也要防著他一點。”

朱允炆忽然跪倒在地,低聲泣道:“皇叔們個個擁有重兵,窺視皇位,一旦皇祖父百年之後,孫兒無可用之人,無可用之兵,又該如何自保?”

朱元璋半天沒有說話,他望著朱允炆,忽然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揮了揮手道:“你先下去吧!這件事讓朕再好好考慮考慮。”

兩個時辰後,朱元璋從內宮傳出了旨意,加授遼東總兵李維正為奉國將軍、水師都督同知兼外海防禦使。全面負責在外海對倭寇進行征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