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有絕對的武器優勢,現在人數又遠遠多於敵軍,取得勝利是必然的,關鍵是取得勝利耗費的時間和己方的傷亡程度,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傷亡人數為零。
一艘小船從福船上方向來,幾名士兵上前來尋找靠岸的地方,很快便找到了一處登6點,大船可以直接靠到岸邊,一艘一艘的大船緩緩靠岸,開始有士兵列隊從船上下來。
石堡離岸邊約三里地,從石堡的高處,可以很清晰地看見明軍上岸的情形,大內開拓眼光閃爍不定,似乎在考慮什麼。他看見上岸的明軍人人肩上扛著一根長長的黑棍子。刀不像刀,矛不像矛,更不是明軍最犀利的火銃,觀察了一會兒,他忽然下令道:“所有有弓箭計程車兵都隨我前去襲擊明軍。”
他也知道,這座石堡中糧食和水都不足,不可能長期堅守,明軍只要圍困不打,要不了幾天,他們就會不戰自潰,偏偏大內義弘那邊不知道伊歧島上生的事情,不可能來支援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奇襲明軍,或許能奪下一艘戰船,這樣至少他就能逃出伊歧島了,儘管可能性很小,但大內開拓決定破釜沉舟地試一試。
石堡的大門開了,約一千日軍士兵手拿長弓,斜背箭壺,腰中挎刀。跟著大內開拓向岸邊衝去,他們卻不知道明軍還有一副千里眼,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落到了陳萬里的千里眼中,陳萬里見敵軍前來襲擊,他立刻下令道:“命上岸士兵列隊,準備射擊。”
他下達了命令,令旗招展,先期上岸的五百名士兵在一名千戶的指揮下,迅列成了三排,前排士兵手中的燧槍刷地端平,半跪在地上。槍托頂著肩窩,瞄準了正飛奔而來的日軍弓箭手。
這時船上所有計程車兵和軍官都站在船舷上,屏住了呼吸,許多人都是上船後才聽說有這樣一種新式火銃,他們都渴望著看一看這種新式火銃的威力。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表示懷疑。這種槍明顯只能射一顆子彈,和傳統火銃一次數十彈的散射相比,它的殺傷面要小得多,再加上裝彈點火的時間,怎麼可能比得過火銃。
日軍使用的弓箭是長弓,弓身較大,箭桿細而且很長,有效殺傷射程在五十步左右,必須靠近明軍才能射擊,大內開拓見明軍人數只有他們一半,而且都半跪著不動,這就是給他們當靶子嗎?他心中大喜,立刻狂吼道:“衝上去射!”
日軍成群結隊地衝上來了,他們嚎叫著,拉弓搭箭,一邊跑一邊準備放箭,已經有性急的人開始放箭了,密密麻麻的箭在空中飛舞,但五百明軍皆一動不動,槍口在耐心地等待著一批獵物的上門。
就在日軍還相距有三百步時,明軍忽然開火了,一排清脆的槍聲,彷彿炒豆一般,只見火槍中冒起一排淡淡的青煙,衝在最前面的近百名日軍皆一頭栽倒在地,就彷彿中了魔法一樣,不僅大內開拓大吃一驚,連船上的明軍也驚訝萬分,傳統的火銃射擊時火焰噴出,陣勢和聲響都驚天動地,可以很清楚地看見子彈群在空中疾飛,雖然聲勢很大,但射程卻不遠,不過百步,和傳統弓箭相比是靠殺傷面大而取勝,而且裝藥點火之繁瑣,還遠遠不如弓箭。
接下來的情形更讓士兵們驚呆了。一排退下,二排上,又是一陣射擊,日軍再倒下百餘人,接著三排上,而剛才的二排已經裝好了子彈,半跪下瞄準待射了,根本不需要點火,他們的轉換度就彷彿走馬燈一般,行雲流水,沒有半點滯礙,瞬間便射完一輪,開始二輪、三輪、四輪,敵軍才跑了不到百步,他們就已經轉換了四輪。而這時,準備突襲的日軍弓箭手已死傷近半了。
“回去!回去!”大內開拓揮舞著手臂拼命叫喊,他已經意識到,再衝過去只會全軍覆沒,就在這時。一名年輕的明軍士兵舉起了燧槍。長長的槍管瞄準了正在揮動手臂的大內開拓,他扣動了扳機。
“混蛋!他們拿的到底是什麼?”
大內開拓大聲叫罵著,他剛一回頭想細看,忽然,他呆住了,他的腦門正中出現一個血洞,他眼睛中的光澤迅黯淡,一顆子彈打中了他的頭部,他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眼睛空洞地望著天空,他直到死也不明白,明軍手上拿的究竟是什麼?
由於主將身亡,日軍再也組織不起有效的進攻,又重新逃回石堡中。這時明軍大隊人馬登6了,數千大軍將伊歧包圍得如同鐵桶一般,數十門大炮被推了上來,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石堡,就在這時,石堡門忽然大開,一隊隊日軍士兵開始舉著手走出來了,他們一個個面帶驚恐,不知等待著他們的命運會是什麼?
………………
三天後,李維正率主力船隊駛過了伊歧島,繼續向南進,二天早上,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的四月二十五日,一萬名裝備精銳的大明軍隊在倭寇的老巢,日本九州肥前國登6了,而另外的一萬人則依然停留在海面上,等待著更好的戰機。
此時,日本北朝的三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正親率十萬大軍直撲九州,前來救援岌岌可危的大內義弘,企圖從菊池清雅手中奪回九州。而南朝的良成親王也率四萬軍從四國島向九州方向急趕而來,他們彷彿在進行賽跑,就看誰搶在前面。
但無論是足利義滿還是良成親王。他們誰都沒有想到,一支奔襲萬里的軍隊已經搶在了他們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