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道果之所,超然諸世之上。
氤氳起伏,異象衍生,一道朦朧身影以‘能夠理解的姿態’顯化,柔和慈悲憐憫之意宛如實質。
“昔年,我也問過你這一問題,你的回答,成見太深。”溫婉澹然的聲音響起,妖皇輕嘆,情緒略有複雜。
當初人皇崛起便是她與道德天尊扶持崛起,多有卷顧,但經歷了妖亂大地,在妖魔環伺中殺出一條血路的人皇又怎麼可能放得下仇恨?就算她放得下,那些人族呢?
再加上她窺破天道運轉,永恆變更世間規則讓人族成為天地主角,這才讓天意放棄支援,轉而坐視了其他彼岸的圍殺,金母攥取好處。
“眼下,不同了。”李昱平澹回應,彼時的人皇實力不足,只是登臨彼岸,故而無法應付局勢,但現在,卻是足夠,能肆無忌憚的進行。
氤氳搖晃,慈悲溫婉之感依舊,但妖皇未曾出聲,保持著沉默。
她在思量,以而今真實界的事態,天下鹹服,萬方一統,是否還能有妖族的容身之處?
而今的人皇,不僅實力莫測,對於人妖的態度也顯得捉摸不透。
“我先前所言契機,便是娘娘道路圓滿的基石,人妖二族可共存真實界中,只需要,一點,小小的變化。”李昱再次開口,丟擲了條件,看得見摸得著。
人妖共存,交融真實界內,合力度過末劫,活到下一紀元,這便是妖皇做減求空圓滿的另一重條件,若是她不願,只尊人道,那麼妖皇將絕無功成的可能。
這也是妖皇與諸多彼岸沒有矛盾,顯得較為平和的原因之一,她的超脫之機在下一紀元;而今頂替的妖聖亦是有限制,需得護佑人族與妖族度過末劫才能有道果雛形。
“你所來契機,人妖共存之法,如何印證。”妖皇的聲音平靜如常,無悲亦無喜,只是說無用,實在的利益才能打動彼岸者。
李昱抬手一拂,一段無數畫面交融成的資訊流便蔓延而至,落入了妖皇手中,演繹著所謂契機。
漸漸的,一聲輕嘆響起,妖皇道“人皇果然手段繁多,一者柔和,一者偏激,但若是順利的話,第二者還是省去的好。”
“娘娘執掌生靈權柄,亦為造人之祖,於太古造就人族,這亦是契機。”李昱意有所指。
交易從來都是雙向的,並非一個人的付出,有舍有得,有出有入,方能延續下去。
“那便依人皇所言,望你能一視同仁,包容人妖二族。”妖皇的聲音有些飄渺空靈,似乎做出了某種決斷。
“治下王土,皆為眾生,自然。”李昱微微露出笑意,不再多言,而是指向了太古紀元的節點中,妖皇亦是垂目。
兩人在這片近道果之處交流,佈置下種種契機與暗流,本就朦朧被遮掩的太古,再度變得渾濁起來。
這段歲月,有太多的變化,甚至隕落的彼岸者都不止一位。
太古紀元,不周山。
李昱踏入這片廣袤之地,周身八卦實質化作界域擴張而出,輪轉更迭,與山巔處的巨大陰影相呼應,隱隱有氤氳起伏。
在那裡,峰頂形如龜甲,厚重無匹,紋刻著凌亂不堪的道痕,但當臨近時,卻又變化,在演繹著無窮無盡的卦象天地間最本質的規律在演繹。
“洛書之痕,此物為東皇之物,怎有痕跡出現在這裡?”
李昱輕咦,略感怪異,能與伏皇八卦共鳴之物竟是洛書,不過世上也流傳過河圖洛書一體的傳聞,這應當是有些關係的。
洛書,絕世法寶,與河圖並稱易道象徵,傳聞兩者若是合一,則徹底圓滿,為彼岸之物。
太古三皇中,伏皇證道最末,以河圖與伏羲琴聞名,最善天機與推演之道以及音律,想來也應是得到了屬於東皇的洛書,這才合一演繹出種種變化。
也正因如此,她才與東皇太一出現了些許聯絡,被阿彌陀佛操縱時不僅有佛印,眼中更有天道怪物般的瘋狂與混亂特徵。
太古紀元徹底崩毀她才會收到不小的影響,甚至被天道怪物波及,沾染了混亂,阿彌陀佛也趁勢佔據控制,一代皇者淪落傀儡。
“可惜只是道痕,而非正體。”
李昱略有惋惜,一步邁上峰頂,身周八卦頓時吞納起此地殘留的洛書道痕,兩者交織間化出金色卦象籠罩,亦有無數黑白算籌交錯,似若囊括了所有的計算與推演。
他在此盤坐九日,伏皇八卦與太一洛書才徹底相容,似若得到補全一般,愈發玄奧。
而自山頂向下俯瞰時,有大河奔騰而出,浩蕩無匹,渾濁如孕玄黃,東去不復返。
卦象與黑白光點同時亮起,猶如呼應般共通指向了那條渾濁大河,在牽引著李昱前往,找尋最後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