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這句故老相傳的諺語,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包括在歷史的每個時段之中,都彰顯著它別樣的生命力,也是無數人信奉的圭臬。
對於闖蕩江湖的俠客而言,這句話彷彿是一句詛咒一般,伴隨著他們的一生。
從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江湖的刀光劍影之中始終保持安然無恙。
江湖,彷彿就是玩笑的化身,給你驚喜的同時,也在不斷給你折磨和痛苦,給你折磨和痛苦的同時,也會不經意之間給你一些甜頭,讓你在絕望之中又始終心懷希望,最終選擇在這條斷頭路上掙扎求生。
這已經成為了江湖人擺脫不了的宿命。
冥靈決對於風雨間而來,一直就是傳說中的存在。
正如當年白家族長的印璽一樣,早就隨著白呈奉的死亡而消失在那段混亂的歷史之中,成了白家世代探尋的謎團之一。
與印璽不一樣的是,冥靈決有史以來就是白家族長一脈單傳,只有當每一代族長在彌留之際,或在族長候選人產生之後,方才會進行功法的傳授。
至於冥靈決有多強,白奉甲也只是聽風雨間的傳功長老在授課時提及過。
當年白啟闖蕩中原江湖十載,汲取中原各派武學之長,後隱居崑崙山悟道三載,最終創出了冥靈決,自此開啟了白啟輝煌的二十載,帶領白下十六姓最終在西夏的統治之下,在混亂的寧夏路自建白城,成為名震西北的一代英豪。
冥靈決的存在,也奠定了白家歷代族長的地位,白家族長,歷來就是當世白家的最強者,這也是保證白城獨特地位的根本。
傳言當年白辰治下,邊陲十二城在某個王爺的勾連之下,妄圖染指白城,被白辰一人一劍,一夜之間縱橫十二城,用劍教會了所有的敵人如何做人,至此方才徹底穩固了白城的地位。
白奉甲心中激動難耐,本以為尋回族長印璽,已經是天見憐之,沒想到居然陰差陽錯,又讓自己得見冥靈決在百年之後重現人世。
“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呼去吸來息由吾,性空心滅本無著......”
白奉甲一個字一個字地向下看去,只覺得人生之中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修行冥靈決,對於白奉甲而言絲毫沒有心理負擔。
傳聞曾經風雨間第一代大間主,就曾經許下承諾,如果誰能夠尋回族長印璽和冥靈決其中之一,願意將族長之位拱手讓之。
白奉甲自然不知道這個傳聞的真假,但當年傳功長老在教授各門功法時,便曾提及,若是白家子弟有幸得見冥靈決,不單是白家的大功臣,更將是天命之人,是最應該繼承白家族長之位之人。
傳功長老的說法,自然是其自己的意願,但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白家高層對於此事的急切程度,畢竟風雨間一百多年的生生死死,始終是挫折不斷,也迫切需要在大義上能夠戰勝白珢的後人,而擁有印璽或族長象徵的冥靈決,不正是最好的佐證麼?
白奉甲強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動,重新回到深潭之處,脫掉身上已經髒汙不堪的衣物,跳入深潭之中沐浴起來。
白奉甲赤裸裸地走到白呈奉的屍體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九叩大禮,盤腿坐在水晶棺之前,開始認真修習冥靈決。
白奉甲在風雨間中自然也曾修習過很多修行法門,其中自然包括內功心法,而且是當前風雨間中儲存最為完善,功法等級最高的功法,這是當年大間主白昊君在白奉甲奪得甲字科頭名時親自賜予白奉甲的賞賜。
不說相對於冥靈決,相對於白珢後人手中掌握的各類功法,風雨間的功法都要遜之一籌,畢竟當年白珢之亂,白家之人四散凋零,風雨間雖然極力聚攏,但也只是整理出其中一部分功法而已,相較於原來白家的世代珍藏,不知差了多少。
好歹這一百多年來,歷代白家家主都是天資超然之輩,加上成立風雨間,籠絡四方江湖人士加入風雨間,更是派出不少高手四處闖蕩,在進行所謂懲惡揚善的同時,還將所謂邪魔歪道之人抓回風雨間,成為一種特殊的奴隸,相應的各自功法自然成為風雨間的財產。
由此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方才成就了當下風雨間的聲勢和實力。
白奉甲能夠成為當代風雨間中甲字科的頭名,天資實力均是上上之選。
此刻白奉甲身心俱進入空靈狀態,只感覺冥靈決的一個個字從腦海之中慢慢閃現,匯入白奉甲的奇經八脈,調動白奉甲原本的內力在經脈之中緩緩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