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02章:滔天之恨(上)

事實證明,李浩這次猜錯了,三天之後,交河公張猛再次回到了行軍營中,而且帶來了麯文泰的詔書,罷免田龍帥位,由他重新接任主帥之職。

麯文泰發出這份詔書之時,還不知道田龍已經被殺,他之所以罷免田龍帥位,是因為瘟疫,雖說瘟疫的事情不怪田龍,但重要有個人出來背鍋,田龍就當了背鍋俠。

終於搶回了自己的帥位,張猛很開心,但他來到軍營後才發現西突厥已經撤兵了,他頓時懵逼了。

他一夜未眠,在牙帳之中苦思了一宿,兩眼盡是血絲,為啥要苦思,因為他不甘心啊,倘若讓麯文泰知道西突厥撤兵,這場仗是肯定不能打了,那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帥位就成了一個笑話,空歡喜一場,雖說他很想把田龍踩在腳下,但他從沒想過讓田龍死,一切發生的事都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經過一夜的苦思冥想,張猛決定再向麯文泰爭取一下,便寫了一封奏摺火速送往高昌。他在奏摺中講述營中兩件大事,第一,西突厥撤兵,第二,田龍被殺,然後他還陳述了一個機密,庭州無糧,只需困城月餘,庭州便能不攻自破。

庭州缺糧其實是預料中事,但具體缺到什麼程度,沒人知曉,但有個人知道,那就是曹田,雖說曹田已死,但他在交河城說服張猛和張瀾兄弟二人時,就將庭州缺糧的事情告訴了他們,包括自己燒燬庭州糧草的事情也說了。

所以張猛對於庭州缺糧的事情知道得非常清楚,他也很有把握,庭州的糧食絕對撐不過一個月。

三天之後,麯文泰收到了張猛的奏摺,對於田龍被殺和西突厥撤兵之事,他早在三天前就知道了,因為就在事發當天,監軍錢貞堯就將此事奏報過來,只不過那時候他已經派張猛去庭州營地了。

那時候麯文泰便有了撤軍打算,畢竟七萬大軍都未攻下庭州,現在那裡只剩一萬兵馬,更沒希望了,他雖然很想拿下庭州,可他又不想將全國兵馬全部葬送在那裡,其實這就像一個賭博,他輸怕了,已經不敢下注了。

然而當他看到張猛奏摺中信誓旦旦地說,細作來報,庭州嚴重缺糧,糧食撐不過一個月,還願立下軍令狀什麼的,他頓時又心動了,庭州對於他來說太重要了,那可是他們高昌的搖錢樹,必須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麯文泰也苦思了一夜,終於下定決心,一定要拿下庭州,庭州太重要了,而且他也不甘心,都已經付出瞭如此慘痛的損失,如果什麼都沒得到,他真的是太不甘心了。

於是麯文泰召集眾臣,下令封威遠將軍賀蘭鳳為副帥,帶兵一萬,去增援張猛,務必在兩月之內拿下庭州,同時,他還下令,全國再次徵兵一萬。

對於麯文泰的兩道命令,眾文臣紛紛反對,甚至還有不少武將也不贊成,在他們看來,為了一個小小庭州,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很不值,而且頻繁徵兵,容易招致民怨積憤。

面對群臣的反對,麯文泰置若罔聞,一意孤行,甚至還嚴令呵斥,誰若再勸,定斬不饒,眾臣紛紛傻眼,不敢再吱聲了,這就是君主集權嚴重的不良表現,倘若在大唐,魏徵不噴死李世民才怪。

得到了麯文泰的支援,還增兵一萬,張猛開心壞了,當即下令四面封鎖庭州城,困城行動,就此開始。

與此同時,庭州城中開始漸漸出現糧荒,十日之後,隆昌糧鋪的糧食終於發完了,而距離玉米成熟還有半個月呢,李浩每天都去檢視玉米,現在地裡的玉米還很青嫩,可把他愁壞了,他將自己儲存的一百石玉米磨成麵粉,讓隆昌糧鋪又撐了四天。

距離玉米成熟還有十天多一點,然而城裡真的沒有一點糧了,唯剩五十幾石軍糧,軍糧是萬萬不能動的,倒不是怕軍士出現譁變,大唐的軍人很有節操,如此危機時刻,絕不會因為糧食而譁變,他們寧願自己餓死,也不會讓百姓餓死,這就是軍人的精神,然而這些士兵是庭州最後的保護傘,李浩就算自己捱餓也不能讓他們捱餓。

斷糧的第一天,城中很安靜,第二天,也很安靜,第三天,相繼傳出有人餓死的訊息,有老人,有婦孺,唯獨沒有小孩,百姓們沒有吵,也沒有鬧,非常安靜。

李浩聽到陸雲來報的時候,感覺自己的心在滴血,然而身為庭州刺史,他卻無能為力,那種感覺,真的彷彿有千萬柄刀在刺他的心,扎心,真正的扎心。

第四天,又有更多的人餓死,略一統計,有五十三人,百姓們還是很安靜,他們似乎商量好的一般,就這麼默默的捱餓,默默地死去,他們遇到了一個好刺史,然而同時李浩又遇到了一群好子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尊重,在此刻完全體現出來,百姓們在用他們的生命支援著這個年輕的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