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六章:他鄉遇故知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張無忌和盧忠義促膝詳談之後,便決意去伊拉克和飛飛及孩子團聚了,他臨走前給老程和趙穎留下一封書信,說明去意。

由於他的身份特殊,又正在通緝當中,所以不能透過正規渠道出境。按照盧忠義給他指示的路線,先是偷渡回緬甸,再從緬甸的港口出海,那邊盧忠義可以約好走私的輪船,不需驗明身份,只需給錢即可。

輪船從水路經印度洋,入阿拉伯海,然後在沙烏地阿拉伯登陸,再走陸路過境去伊拉克,按照這個路程,最快都要兩個月才能到達目的地。

張無忌想念孩子,剋日便啟程,偷渡緬甸之後也無暇去重遊故地,便直奔港口去搭船。途經傑克張的山莊附近時,張無忌默默的致哀了好一陣,畢竟傑克張和他素來交好,私下感情還算不錯的。

可惜傑克張愚忠於坤沙,雖有文武全才之根底,卻難展一身的抱負,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至於金三角的其他事,張無忌也無興趣參與,不一日便到達約定的港口附近了。

此時船一時還沒到,張無忌便在海邊拿出盧忠義給的飛飛和孩子的照片來看。只見飛飛已經比離開他時豐腴了不少,但臉上神色頗含幽怨,懷中抱著的孩子拍照時還只幾個月大,包在襁褓中看不清面容。

這是飛飛從伊拉克夾在信封中寄回來給盧忠義的,盧忠義一直珍藏,後來才轉交張無忌。

不多久,有幾個和他一樣的偷渡者也來到海邊等候,看來輪船就快到達。果然過得一小時,便有一艘小船從北面駛來,到得岸邊,便招呼張無忌等偷渡客上船,各人付給船家費用,船家便向著茫茫大海駛去。

途中船家宣佈了偷渡的一些規矩,就是先給錢,後上船。上船後只管偷渡,不得多管閒事,即使遇上過往的仇人或是現在產生的矛盾,也不得在船上起衝突,否則船家有權以任何方式制裁偷渡者。

駛得三四小時,便見海里有一艘大貨輪停在途中,小船靠近貨輪,讓張無忌等偷渡客上大船,這才飄揚回去。

張無忌放眼看這貨輪,只見船上整整齊齊的堆滿了百多個大貨櫃,船身上用中文寫著:“遠華航運”四個招牌大字。

看來是一艘在中國境內駛出來的貨船,在途中接了偷渡客,是賺外快的。大船上立刻有工人出來接應張無忌他們,帶著他們來到中間一個隱蔽的貨櫃裡。

張無忌四面觀察,只見這個貨櫃被眾多的貨櫃包圍在中間的底下,裡面並無貨物,但擠滿了許多偷渡客。從外觀看是一個貨櫃,實際裡面有燈光和通風口,排滿了床鋪,是偷渡客在裡面睡覺用的。

而且應該僱了工人搞衛生,裡面並不覺得混亂和骯髒。張無忌目測了一下人數,大約已經有兩百多人,外國人也有。

張無忌記得盧忠義給他偷渡的船費是二十萬人民幣的,如果這二百個人也是這個價錢,那麼他們這一趟的偷渡收入也有四千多萬了。

這個價錢在九十年代的確是天文數字了,難怪這艘遠華航運膽敢如此猖狂,果然是隻要有足夠的利潤,足以令人踐踏所有的法律了。

其實他所知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這艘船上的貨物,其實包含了許多走私的違法物品,不但偷稅漏稅,而且走私販私,就跑一趟下來的運費,足以能在國內蓋一座五星級的大酒店了。

張無忌被人安排在接近貨櫃出口的床鋪上,他看了一下週邊,只見到處都是喝酒賭錢的三五成群,不過船上有規定不能在貨櫃裡抽菸的,這倒空氣還行。

張無忌左邊床鋪的一個老頭沒去賭錢,看著張無忌笑道:“小兄你好,你是緬甸人嗎?”

因為張無忌是在緬甸海域上的船,那老頭就以為他是緬甸的。張無忌微笑搖頭道:“不是,我和你一樣,都是中國人。”

老頭呵呵笑著遞給張無忌一片牛肉乾,說道:“來吃一點,原來是同胞呢。”張無忌笑著謝過,也送了老頭一個水果,大家就這樣聊開了。

老頭自稱叫做付清河,福建人,已經五十多歲了。張無忌仍然自稱叫曾伍,老頭並沒聽過,便不驚奇。

張無忌問道:“付先生是在哪裡上的船呢?”

付清河道:“我就是在福建上的呀,這艘船是從廈門開出來的呀。”

張無忌道:“哦,原來是從福建出海的。”

付清河天性豁達,並不隱瞞道:“我年輕的時候犯了法,在中國逃到了沙烏地阿拉伯那邊去做事。去年偷偷回去老家看了看老婆孩子,這不又得回去了。但是像我們這種身份,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去坐飛機,只能靠這條水路走咯。”

他特意把“我們”兩字說道重一點,等於是認同了這裡的人基本都是身上有案子的,包括張無忌在內。

張無忌尷尬的笑笑說:“大家都同是天涯淪落人吶。”

老頭上鋪的一個戴眼鏡的斯文人突然插話道:“這位曾伍兄弟,聽說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曾阿牛是吧?”

張無忌吃了一驚,看著這個像極了大學教授般的斯文人,道:“這位兄弟難道以前識得我?”

那人咧嘴一笑道:“我哪裡認識你呢,你都不看看國內那通緝令,都把你的大寶號發得全國皆知了。”

張無忌這才釋懷,笑道:“正是正是,看來兄弟平日經常看報紙了。”

斯文人忽然又低下頭,低落的說道:“以前呀,我在北京天天看報紙,喝茶,籤檔案。哎,俱往矣。什麼都成為過去了······”

三人就這樣聊著聊著,不覺時日過。到點吃飯的時候,就有船上的船員來叫喚,大家分批出去到船上的大飯堂去吃,一次三十多人去,輪了七次,才輪完大家都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