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考棚,最吸引孟青雲眼球的不是桌椅和床,而是恭桶。
謝天謝地,這次恭桶有蓋了!
這次的恭桶內可以大便,有蓋才能有效隔絕那份銷魂的味道。
考試要三天,考棚身兼數職,既是考場,又是宿舍,還是食堂,也是廁所••••••
吃喝拉撒睡一條龍服務的單間,牛逼吧!
看來考試這三天,要和恭桶榮辱與共了。
哎!
這就是停水三天,還要每天使用的馬桶啊!
那滋味,誰都不願回味。
假如有潔癖的考生入場,估計會噁心死在考棚內。
條件就是這樣的條件,就這都為難考試主辦者了。
其實他們也想做的公平、公正、皆大歡喜,有效維護朝廷的威信和科舉制度的神聖,但時代侷限性決定了一切。
這已經是最好的待遇了!
巳時,鑼聲大作,咣噹一聲,考場大門關閉。
決定命運的鄉試正式開始。
鄉試只發草稿紙和答題紙,沒有印刷的試卷,只有謄寫好試題的一頁紙。
考題只有主考官知道,到開考時候才會公佈,這是為了避免洩題。
這個程式較為繁瑣。
先是主考官從眾多題目中挑選部分考題,讓三公檢閱,三公再次挑選考題,確定後交給皇帝過目。
皇帝複核後若不滿意考題,那就得重新挑選。
若滿意考題,在三公的監視下,將考題用竹筒封漆,蓋上印章,再用蠟封口,交給主考官。
然後主考官在監視下離開京城,輾轉到地方後,哪兒都不能去,直接鎖在貢院裡。
八月初九,考生入場前兩個時辰,主考官主持考前準備會,當著所有人面開啟試題。
確定無誤後,由專門的胥吏謄寫,等所有考生入考棚,考場大門關閉後,這些人才能離開。
發完試題、草稿紙和答題紙後,考棚鎖門。
考生們在這三天獨處空房,不允許出來,直到考試結束的鑼聲響起,才會有人開門收卷。
就算考生在考棚內發生了什麼意外,也得等考試結束。
孟青雲瀏覽試卷。
一共八道題。
三道四書題,一首五言八韻試帖詩,四道八股文。
從鄉試開始,就沒有帖經、墨義、算學等試題了,孟青雲的優勢蕩然無存。
形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