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楊老爹在外面呆過,認得幾個字比村裡人有見識,楊慶遠不僅認字,還腦瓜活絡。
他這輩子其實沒少倒騰,手裡也有三瓜兩棗,只不過他命不好。
先是兩個媳婦生病沒少搭錢,後來娶了石氏把手裡的銀子又花了出去。
兒子相續成親,女兒出嫁,等到好不容易兒女都成了家,手裡又攢了幾個錢,朝廷和哪打仗要徵兵,他們家按理要出兩個人服兵役。
結果兩個大的聯合起來,把老三推了出去,楊慶遠又出銀子把老大家老大的那個名額花錢頂了。
石氏為了兒子終於奮起一把,可惜沒成事。
老三當兵沒多久,就傳來噩耗。
當時他媳婦正懷著身孕,聽到這訊息早產了。
石氏也大病了一場,為了孫子,硬挺過來了。
早產那孩子十分聰明,楊慶遠心裡多少有些愧疚,對石氏照顧小兒媳婦和小孫子的行為只要不太過分就視而不見。
幾年前,楊慶遠在官道上搭了個茶棚,給過往的客商賣些大碗茶和三合面的包子,幾房都想去茶棚,因為他新定了規矩,誰得的銀子歸自己一房,只要每月交給他多少錢就行。
所以楊家那二房為了銀子相互擠兌,醜相畢露。
這個規矩只是苦了三房那孤兒寡母。
石氏和他鬧過打過,可惜之前那幾十年打過的底子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石秀華直搖頭,“你們老楊家這破人破事,真是欺負人啊!”
老楊家的楊慶遠:“……”
“放心吧,秀華,以後是咱倆,誰敢欺負你我先跟他拼命。”
石秀華哼一聲:“還用別人,就屬你最欺負人。”
話是這麼說,臉色卻緩和了許多。
楊慶遠心裡鬆了口氣。
也不知道為何,他面對老伴時,總覺得虧欠她太多。
可能是之前“作”的太厲害?現在身體好了,心虛了?
“秀華,回那屋吧,小志和他娘還在東屋呢,還不定多害怕呢?”
石秀華微微皺起了眉。
這軟弱的娘,給兒子娶的媳婦也跟她一樣。
溫柔夠溫柔,善良夠善良,卻撐不起事。
二人一前一後回到正屋,三兒媳何氏正低著頭捂著眼睛,聽到聲音抬起頭,石秀華就看到她那哭腫的眼睛。
她心裡微微搖頭,“哭什麼呀?我又沒死。”
何氏嚇的一個激靈。
石秀華想到原主的說話行事,不由苦笑,讓她去學那溫柔的性子她是學不來,重要的是,讓她唯唯諾諾的當個受氣包,她就是裝都裝不出來。
不過,何氏膽子太小,她放緩了聲音又說了一遍:“別哭,我沒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
對著這個跟自己外孫女同歲,兒子卻已經六歲的女子,她那句自稱“娘”實是在說不出口。
看著何氏,腦海裡全是姜然的臉,從小到大的,心裡嘆了口氣:一天天鮮活亂蹦的外孫女只怕再也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