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Vr,朱嘉一聲輕喝:“抬輪!”
在朱嘉喊出抬輪的一刻,方瀛快而穩地完成起始抬頭動作,之後保持一個相對均勻的速率,將飛機姿態抬到十五度。
這個起始抬頭的動作最是考驗飛行員的手上技術。抬快了容易出現抬頭速率大的警告,抬慢了就可能引起起始爬升速度大的警告。飛行員必須要在抬快抬慢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而且這個平衡點不是定死,它會根據當時的風向風速,以及跑道情況有所改變。所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副駕駛階段很大一部分練的就是抬輪那一杆和接地拉平那一杆。
對於徐顯這個級別來說,所謂的“抬輪快”和“抬輪慢”,他甚至不能精確地分辨出來,只能大概有個印象。所以副駕駛的抬輪水平忽上忽下是可以理解的。
這玩意兒還是需要靠練習次數慢慢磨上去,沒什麼捷徑可走。當然,事無絕對,說不好就有些天賦異稟的神人也說不定。
飛機離地之後,升降表出現正上升率,朱嘉立即報出:“正上升!”
“收輪!”方瀛給出指令之後,在朱嘉的“四百英尺”喊話之後,接通自動駕駛的A通道。
自動駕駛接通的瞬間,方瀛選擇航向選擇的橫滾方式,右轉擰了個235的航向。
“不是標準離場?”徐顯心中起疑,如果是標準離場,這時候的橫滾方式應該是水平導航才對。
按照立場圖,這個時候應該保持航跡235,而不是航向235!因為風的存在,航跡和航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當側風越大的時候,航跡和航向之間的偏差就越大。
之前在地面上的時候,由於徐顯一直在地面監督加油,並不知曉離場程式。而由於朱嘉的警告,徐顯也沒有特意去問離場程式。
不過,離場程式是經過朱嘉和方瀛交叉檢查的,應該是不會出錯的。只是,徐顯比較好奇到底放行給予的離場方式是什麼。
“星遊6533,聯絡進近124.05,再見了!”
朱嘉回覆:“進近124.05,星遊6533,再見!”
在一號甚高頻調頻124.05之後,朱嘉沒有立即聯絡進近,而是在發覺高度過了一千英尺之後,先提醒方瀛:“一千英尺!”
“好咧!一千英尺,N1方式!”方瀛按下MCP板上的N1按鈕,旋即,FMA方式顯示的自動油門方式轉變為N1。
核實自動油門方式變為N1之後,朱嘉確認道:“N1方式有,檢查!”
此後,飛機轉到航向235,方瀛並沒有放置不管,而是開始精修航跡,之後在航向238的地方,修到了航跡235。
果然!還是要飛航跡235!
便在方瀛這一連串的操作之時,朱嘉不急不忙地聯絡進近:“進近你好,星遊6533,21號起飛了。”
“星遊6533,雷達看到了,保持航跡235,上高度2100米!”進近指揮道。
“上高度2100米,保持航跡235,星遊6533!”
在回覆完進近指令後,朱嘉沒有立即告知進近指令,而是說了另一個高度:“1500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