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並不那麼神秘,也不是單純的不吃飯,那要餓壞腸胃的。
師孃每天早晚給我喝的是洗胃清腸湯,日裡喝的是黃精泡的茶湯,餓了就吃一顆藥丸,三顆藥丸吃完了,可以吃生花生米。
雖然我每天上午山上採藥,下午洗藥切曬,晚上讀書打坐,練習識別銅錢,一點也不感到累和餓。
陪師孃上山挖中藥,她教我認識了桔梗,天麻等許多中藥材。
不同的藥材採挖的季節和時間也不同,師孃說這關乎到藥材的藥性。
比如防風要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採挖,現在正是時候。
採挖時從根部的一邊深挖,露出根後用手扒出,防止挖斷。
挖出後除淨殘莖和泥土,曬至半乾時去掉毛須,再曬至九成幹,按粗細長短分別紮成小捆,再曬至全乾即可。
但不能在強光下曝曬,藥力會揮發掉。
板藍根則在霜降前後,為最佳採收期。
要順坡向一邊挖開,選健壯、無病害的,稍微晾乾,去掉枯葉黃葉,從蘆頭處切或剪開,根按大小分開。
晾乾或陰處曬乾即可,也不能曝曬。
丹參要在十月下旬莖葉枯萎後採挖。
選晴天較乾燥時採挖,先把根部周圍土鋤松,然後把全根挖起,曝曬半乾後,洗淨泥土通風陰乾。
決明子在九~十月採收。
當果莢變成了黑褐色時採收,最後割下整株,運回曬乾,用木棒打下種子,除去雜質,曬至全乾。
和我們老家收油菜籽,芝麻差不多。
………
如遇陰雨天,應立即烘乾,以防黴爛,
這些天我們都忙壞了,師傅也上山採藥。
白天採藥,晚上洗還要晾乾烘乾。
原來採藥也好比種莊稼一樣搶收,過了採收季節,要麼藥性不足,要麼落果無收。
站在雲霧繚繞的山上,在遠方的群山環抱中,有一大片清澈碧綠的湖水。
湛藍的天空和翠綠的湖水交相輝映,山的綿延起伏,水的恬靜無瑕,融合成一幅夢幻般的水墨丹青。
那湖水綠得如翠,亮得如玉,清澈,純淨,恬靜,沒有半點瑕疵。
彷彿鑲嵌在群山中的一塊碧玉盤。
家鄉的黃梅戲《天仙配》中仙女唱的:
水似碧玉盤,山鑲翡翠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