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領頭的孵化養殖一體的養殖場,也有條不紊地開辦著
幾人煞有介事地商量出了管理簡章,對養殖場的管理都都明確了標準
期間,王五他爹因為對雞鴨養殖頗有經驗,來了養殖場,做了管事,按著養殖場定下的章程,領人去打草,去養了蚯蚓的人家運訂下的蚯蚓。
因著養殖蚯蚓,也是杜沅打頭培訓的技術。所以這些人家對訂貨單,出貨單這些都比較看重,王五他爹王富貴,回回過去,清點了蚯蚓筐,就在出貨單上摁下手印就帶著自己這份回了
孵化的第二批小雞仔兒也出生了,在少年郎們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實驗研究下,現在的孵化率已經能達到95%了
這波小雞仔兒足有五百多隻,多養上一天就是流水的銅錢啊
按之前所定,杜衡和王五準備徑直去找貨商,找行首來收。和其他人商量過後,兩人就去找夫子請假外出。
兩人照王富貴的指點,尋去了縣上福安巷,這裡住著的寧家,是瀘溪縣最大的雞鴨收購商。寧家宅子頗大氣,足佔了半條街,家財可見一斑
王五今年15,杜衡到他肩膀,兩人衣著簡單地叩了寧家門
一身兒褐色短打的小廝開門,杜衡遞過名帖,說了來意。不多會兒,傳話的小廝就邀了兩人進去
果然他爹的名頭,還是好使!
寧家主寧遠年近不惑,一身兒錦袍,腆著肉肉的肚子,在書房見了二人
他遠在書房對賬目,接了名帖就要去正廳待客迎杜辰
卻給家裡小廝告知,是倆小郎君,不見杜辰
當即就鬆了心思,左右倆小孩兒,哪裡不是見呢
杜衡作禮後,就稟了來意
“談生意?就你們二人?”寧遠睜大了眼,略帶戲謔地說
“是,這生意確是我二人與您做”
“呵,可是杜辰要你們來這一趟?”
“與我爹無關,是我為見您打了我爹的旗號”
“這,你爹這讀書人,也能同意行商賈事?”寧遠眯了眯眼,看著這自稱杜辰兒子的男孩兒
“行首莫不是還念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我爹如今是書院山長,常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勉勵學子,可見,我爹是支援我們的”
寧遠給杜衡逗笑了,這小郎君小小年紀,不卑不亢,出口成章。假以時日,定有一番作為
頓時也收了怠慢心思,示意隨從上茶湯
杜衡來時已做了準備,市面上的小雞仔兒要價80左右一隻,雞蛋20文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