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拿出一筆錢,讓歐洲那邊對我們的生產線進行升級,升到目前最新的技術,這樣我們就能對競爭對手進行技術反超了。”
以上這些,其實前世時劉威跟夏長坤私下裡都討論過,夏長坤是贊同的,關鍵是公司拿不出這筆錢。
當年引進這條生產線時,叉車公司總共花了兩億多元人民幣,這筆錢用的是銀行貸款,每年都要付利息。
從正常的企業經營來講,引進新的生產線之後,產品會佔據市場優勢,銷售額會迅速擴大,企業會賺到超額利潤,這個利潤就用來還本付息。
但實際上,由於叉車公司的技術人員對先進技術掌握得不是很好,生產線時常發生故障,潛力未能完全發揮,所以獲得的超額利潤遠不如預期那麼多。
而且,多出來的利潤大部分被用在了員工福利和解決歷史包袱上,這就導致了貸款的本金未能及時縮小,利息未能顯著降低。
等到同行引進了更先進的生產線,東洸叉車的產品反而落在了下風,這時不僅超額利潤沒了,連正常的利潤都岌岌可危。
這時東洸叉車的日子就難過了,每年獲得的利潤只夠付利息,本金是一點都沒法縮減,更談不上擴大再生產。
用通俗的話說,東洸叉車失去了造血功能,只能靠輸血來維持。
但對手是有造血功能的,隨著它們不斷升級生產線,雙方的產品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很快東洸叉車將連利息都付不起,只能靠貸款來付利息。
這樣不斷地利滾利下去,破產就是必然的結果。
果然,夏長坤對升級生產線並沒有異議,只是冷哼一聲道:“這個道理很明顯嘛!問題是,以我公司的現狀,從哪找出這麼大的一筆錢?”
這就到抖包袱的時候了。
劉威微微一笑:“夏總,我有辦法。”
夏長坤眉毛一挑:“哦?”
“我問了一下,咱們公司的地盤屬於工業用地,地價大約是每平方一千,如果能申請轉為商業用地,地價馬上就能升到一萬二三,每平方至少能多出一萬元。
咱們公司現在佔地面積是15萬平方,如果我們拿出一萬平方轉為商業用地,無論是賣出去或者租出去,就能收到大約一個億,如果是兩萬平方,那就是兩個億。”
夏長坤微微一笑道:“這種空子哪會留給你鑽,我們公司這地最早是上面無償劃撥的,如果要改變土地性質,就要往上交差價,這多出來的一個億都得交上去。”
劉威道:“夏總,我找相關部門的朋友瞭解過,這個補差價的金額可多可少,沒有硬性規定,取決於你跟上面是怎麼談的,而且以什麼理由來談。”
劉威其實沒有什麼相關部門的朋友,只是他在前世看過類似的財經新聞,所以有這個印象。
夏長坤一怔,夾煙的手定住了,皺眉道:“哦?”
“這幾天我在網上看新聞,各地對國企改革都很重視,推出了不少扶持政策,如果我們抓住這個時機,做一個詳細可行的轉換經營機制方案,爭取到上面的支援,不就可以從土地上得到資金,重新獲得造血功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