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偉吃了一驚:“不好吧,你冒的風險太大了,如果廣告效果達不到預期,這一場就要虧200多萬。”
原本那個館做滿,場租是60萬,把隔壁那個館也要下來,場租就是120萬,加上業務員的幾十萬提成,投入的幾十萬廣告費,總成本已經三百萬出頭。
如果投入的廣告效果不理想,過來參觀的市民不多,賣出的車就會很少。
從門票和參展費上拿到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總成本就是虧損額。
劉威道:“但是你反過來想,我投入的廣告原本只是惠及一個館,現在惠及兩個館了,無形中就有了規模效應,我可以進一步加大廣告力度,如果效果達到預期,我們賺也是賺雙倍的。”
劉威沒說出來的是,他現在在股市已經賺了400多萬,能夠承受得起300多萬的損失,他願意以此去搏更高的收益。
一旦搏中,那將是他在會展圈裡的一炮打紅。
有了名氣,以後再辦展會就容易多了。
不像現在,要靠對賭協議來簽單。
而且自己這個品牌越出名,其他人想來競爭的門檻就越高。
這些都是金錢以外的好處,不能只想著錢。
陸偉見劉威堅持,他也不好反對,畢竟劉威是這個公司的老闆,錢是他的,他願意冒險,旁人也不好阻攔。
況且,這把萬一賭對了呢?
他問劉威:“那我就打個電話給展館,把隔壁的館給租下來?”
“好。”
陸偉拿起電話,打給佳荷展覽中心的吳碧麗。
聊了幾句,陸偉把電話放下,告訴劉威:“旁邊的館已經被段武租走了,我們只能等明年了。”
劉威想了想,心有不甘:“如果我們讓段武把場地退回展館,我們不就可以拿到了麼?”
“他拿到手的場地,怎麼肯退出來?”陸偉沒反應過來。
“老陸,你估計段武這場展能掙多少錢?”
“他是拿來做藤器展的,第一次開,就算有假期的人流加持,能賺十來萬就不錯了。”
“那我給他20萬,讓他退場,他的展會換個檔期辦。”
換個檔期,固然對段武的聲譽有點損失,卻能得到20萬,段武應該不會拒絕,20萬對他不是個小數。
陸偉瞪大眼睛道:“可是,你的成本又會增加20萬啊!”
“300萬的風險都已經冒了,多20萬又何妨?”劉威微微一笑。
陸偉想了想,嘆道:“現在,我真的有點相信你是千萬富翁了。”
“老陸,麻煩你下午去趟段武的公司,把這件事儘快敲定,這樣我們也能繼續招展,還有半個月時間,得抓緊。”
“行,既然你下定了決心,我下午就去找他。”
整個下午,劉威的有點心神不寧,眼睛看著合同,卻經常走神。
他在等陸偉的訊息。
過去一個月的招展效果給了他很強的信心,讓他對前景更加篤定,他急切地想要擴大面積。
這其實跟一個人篤定了一支牛股,迫切地需要擴大資金,心情是一樣的。
這一次能如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