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正面戰場打得天昏地暗之時,兩翼的側後戰場,彭誠部也和蕭國玉碰了面。
“重騎兵!”
當看到自己眼前的敵人時,蕭國玉既驚且笑。
驚得是自己碰到了硬茬,笑的是漢人的愚蠢。
“這裡是大草原,萬里無阻,派出重騎來,能跑多久?”
蕭國玉本還以為會是一場血戰,但目前來看,反成了他們草原人最最擅長的襲擾戰。
“命令兒郎們,好好遛遛這些漢狗。”
左右隨從都笑了出來。
漢人竟然在大草原上動用重騎兵,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愚蠢、愚不可及!
一隊隊遼騎撒開了馬蹄,迎面衝向如烏龜一般緩緩移動的大楚騎兵方陣,斜刺著跑動並開始在馬上挽弓射箭。
“丁零當啷。”
箭頭射在重甲上,只發出了可憐的金鐵碰撞之聲便掉落在地。
即使箭雨覆蓋下,有零星流矢未中甲冑,可射在騎兵的面甲上,也最多隻是鑲嵌進去,扎傷面板而已。
“鐵殼王八而已。”
對於騎射未能取得成果,蕭國玉並不意外,打重騎兵,本就不好啃。
“給本帥帶他們繞圈子,分割戰場,逐一殲滅。”
放風箏的精髓可不是透過騎射就能把一支重騎兵吃掉的,而是要分割軍陣,而後臨近以箭射馬,亂其陣型。
最後用騎槍長矛等物刺其面頰、腿部等甲冑難以保護的地方。
這樣,便可以殲滅了。
蕭國玉在草原上打了那麼多年仗,和回鶻、党項、女真都打過,重騎兵這玩意也不是沒見過。
“女真人就喜歡搞重騎兵,不還是被我大遼打的抱頭鼠竄?”
以為有經驗,所以蕭國玉不怕。
你看這些漢人的騎兵跑的多慢。
慢嗎?
確實有點慢。
但這是彭誠故意為之的。
他再等,等兩軍接近到一個合理的距離。
阿拉伯馬的爆發力和衝刺力天下無敵,可是耐久卻遠比不上草原馬。
彭誠要等一個距離。
等一個契丹人甚至連反應機會都沒有的距離!
這個距離,是八十丈,也就是草原人常說的二百步。
“一百三十丈。”
“一百一十丈。”
傳令官不停的用弓箭來確定位置,隨時隨刻向彭誠進行著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