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駱永勝丟擲的第一個問題,三方人都有彼此的想法,但誰也沒有貿然開口去說,都在等著其他人來做這個出頭鳥。
投石問路,誰都想知道駱永勝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殺光還是留著?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隨著北伐戰爭的完全勝利,駱永勝的皇權已經膨脹到了近乎恐怖的巔峰,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意見可以和駱永勝達成一致。
你說這是拍馬屁?
這叫在思想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見半晌都沒有人主動開口,駱永勝只能點將。
“嚴真,你先說吧,你什麼意見。”
這看似隨意的一點,卻是讓在場所有的人都不由得心頭一震。
下意識的把目光看向了寇凖。
要是仔細去留意,那麼便會發現,此刻的大會場內的座位是很好玩的。
一派坐著以嚴真為首的君衛隊官員,坐在會場的左側。
中間區域坐著寇凖為首的內閣及朝堂百官。
最右側則是以駱永捷為首的大元帥府領導的一眾軍事主官。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太子駱玉晟也到了,就坐在嚴真左手位。
這算是眼下大楚核心的幾名人物。
按說,按照常理來說哈,以往這種國事,駱永勝第一個問的總會是內閣的意見,也就是說要問寇凖。
再不行也是問駱成文。
可現在卻先問了不管軍也不管政的嚴真。
這算是什麼預兆?
在所有人的胡思亂想中,嚴真站了起來,他目視駱永勝說道。
“陛下,臣沒有什麼看法,殺也可留也可。”
看似說了一番廢話,但這卻是嚴真作為第一個表態者最認真的應答。
皇帝陛下的意志就是君衛隊的意志。
這是君衛隊的思想綱領。
綱領在這,那他嚴真作為君衛隊的全權負責人,還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嗎?
萬一左了呢。
不說,就是最聰明的回覆。
駱永勝似乎早就猜到嚴真會這麼說,這才看向寇凖。
後者站了起來。
“臣的意見,留。”
“說說你的原因。”